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香港新聞聯)8日舉行「2025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深入學習全國兩會的重要精神,探討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角色與機遇。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分享感受時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國家未來發展的底氣與信心。香港傳媒界應該發揮更積極的力量,用外國人聽得懂並習慣的方式去說好中國故事及「一國兩制」的故事。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聞聯主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致辭表示,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希望傳媒界同行認真研究政府工作報告,尤其是關於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等內容,這些部署都與香港關係密切,值得高度重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法治是國家走向國際的重要工具,香港須繼續加強憲法在特區的宣傳教育,培養精通國際規則的涉外法治人才,並將香港經驗擴展至粵港澳大灣區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協助打造國際級灣區。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林順潮表示,全球醫療旅遊市場快速增長,為香港提供發展機遇。香港醫療技術領先,設施完善,兩文三語優勢明顯,具備成為國際醫療中心的潛力。相信香港藉助「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優勢,可將醫療旅遊打造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實現醫療與旅遊的融合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指出,香港發展人工智能,需要用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結合中國內地和國際最新技術,同時由官、產、學、研、投攜手構建生態圈,共同培育人工智能產業成為香港在國際上最新一塊「金字招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進一步提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如同兩個齒輪,只有當齒輪咬合即需求對接與協同時,以及齒輪聯動即兩者相互促進與驅動時,才能最大程度實現融合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鄧健榮表示,香港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及高質量發展做貢獻,首先就要提升香港國際化優勢,豐富國際化的內涵,發揮自身優勢與潛力,同國家一同發展,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全國政協委員、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要大力發展未來產業,包括低空經濟、商業航空、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和6G等,香港迎來極其重大的發展機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要努力做到世界一流水準,擦亮這個金漆招牌,為國家創新發展助力添光。
頂圖:4月8日,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舉行「2025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