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健全完善太原市科技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科技支撐。」4月9日,記者從「權威部門話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太原市不斷發力科技創新,2025年,實施「晉創谷·太原」新質生產力培育示範行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強化行動、創新平台建設提質增效行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促進行動助力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據太原市科技局副局長陳培忠介紹,太原市正全力推進「晉創谷·太原」先行區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具體從三方面發力:首先,充分發揮政策疊加優勢,利用省「1+5」政策包和市「1+7」政策體系,探索「先投後股」的財政資金支持新模式,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落地;其次,深化運營合作,推動運營公司與國科新材料、上海重器科工等一流企業和機構開展市場化合作,匯聚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創新資源,提升運營服務質量;最後,優化科創服務,通過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務,如科技信貸、科技保險、科技創業投資等,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扶持。同時,常態化舉辦項目路演、銀企對接等活動,吸引優質企業入駐。到2025年,計劃重點引進培育100家優質企業,建設培育10個以上創新平台,力爭入駐企業產值超3億元,將「晉創谷·太原」打造為改革創新、「四鏈」融合、企業培育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地。
在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方面,太原市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工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億」工程和國家能源技術革命策源地建設,深入開展「雙百攻關行動」。目前已組織實施71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涵蓋特種金屬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企業研發投入超7億元,突破150餘個行業關鍵技術難題,獲得300餘件知識產權,相關新產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0億餘元。後續將持續推進項目實施,引導企業和高校院所加快研發突破。同時,聚焦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6條優勢賽道,採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企業整合國內外創新資源,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2025年,計劃新組織實施30個以上國家及省、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使「雙百攻關行動」項目累計達100個。
太原市還致力於強化企業在產學研深度融合中的主導地位,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探索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完善企業創新孵化體系,發揮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平台作用,支持多方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提供早期投資、場景應用等服務;優化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推動「高新企業規上化、規上企業高新化」。2025年,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3000家以上、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80家、構建科技型企業創新集群的目標。
在實施創新平台建設提質增效行動方面,太原市積極發揮重大創新平台在激活創新資源、促進成果轉化和驅動創新發展方面的載體作用。支持第一實驗室建設先進半導體山西省實驗室、申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強化戰略科技力量;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高校院所和企業共建一批省級以上創新平台,深化市校院地合作;引導市域內創新平台爭取國家和省資金,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平台與企業簽訂橫向科研課題,提升服務產業和企業的效能。
太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還介紹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舉措,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將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完善「1+10」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網,發揮太原科技大市場作用,聯動縣(市、區)分市場,更新企業需求和高校成果,提升分市場專業化服務能力;培育技術轉移人才隊伍,發揮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作用,培養本地化技術經理人;組織成果對接活動,通過企業家進校園等形式,搭建校企精準對接平台;做好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常態化徵集,儲備創新資源,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此外,關於太原市在推進科技金融融合方面的探索實踐,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也作出回應。2025年,太原市加大科技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推行創新積分貸等產品,提升企業首貸率,同時開展金融知識培訓;探索科技保險,建立保費補貼機制,在「晉創谷·太原」開展中試保險試點,補貼企業保費;鼓勵科技創業投資,推動設立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發揮創業投資基金「獵頭」作用,通過投資引進方式吸引創新團隊來並轉化科技成果;優化科技金融服務,建立「企業融資需求庫」,常態化舉辦項目路演、銀企對接等活動,暢通投融資對接渠道。(楊亮)
頂圖:科技公司、創新團隊入駐「晉創谷·太原」,助推科技成果轉換(圖片來源 太原發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