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商觀察|小米風波後 南下資金還會繼續追捧「雷布斯」?

港商觀察|小米風波後 南下資金還會繼續追捧「雷布斯」?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5-04-08 14:48: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直到4月1日之前,小米集團及其創始人雷軍一直是同行眼羨的對象。

 不過,這一派高歌猛進的節奏,瞬間即被一場交通事故打亂。3月29日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小轎車在安徽銅陵的高速公路上激烈碰撞隔離帶並起火,事故照片顯示車輛有明顯過火痕跡,座椅只剩下金屬框架。事故造成駕駛人和兩名乘客死亡。三人均為在校女大學生,此行是從武漢到安徽池州參加事業編考試。

 2025年4月7日,清明假期後的首個交易日,小米集團( 01810.HK )收報36.45港元/股,單日跌幅達到20.59%,股價距離52周高點跌去近四成,公司市值縮水至9446億港元。

 互聯網流量,這把鋒利的「雙刃劍」,不僅瞬間將科技圈「頂流」打下神壇,更是令近期蜂擁而至的南下資金措手不及。當然,4月7日的慘烈,小米在背景板上只能算陪襯——截至收盤,滬指跌了7個多點,深成指跌了9個多點,創業板指跌了12個點,北證50直接跌了18個點,恒生指數跌了13個點,失守2萬點關口;恒生科技指數跌了17個點,前期漲勢最猛的科技股全線重挫……中國台灣省股指直接全天跌停板,日經225指數也跌了快8個點,韓國綜合指數6個點,泰國乾脆禁止賣空股票,就連已經向美國屈膝的越南股市,一樣跌得跑不掉。

 當媒體集體唱衰3月25日小米的高位配售,以及「不堅定」的南下資金奪路而逃時,小米股價的回溫卻如隔夜「國家隊」的動作一樣有穩定人心之用,時至4月8日午盤,小米港股回升到38.5港元/股,漲幅5.62%。

 是誰,在這個關鍵時刻拉了雷軍一把?

 與其說自救 不如說市場還在對賭「米運」

 究竟是誰?

 如果把眼光放淺了,毫無疑問——是4月17日即將發布的小米AI眼鏡。伴隨小米的下場,一場從2025年初開始醞釀的「百鏡大戰」早已拉開序幕。如果沒有特朗普的關稅行情干預,可能這股風暴還要颳得更猛烈。

 3月29日血的事故前,在重要會議上曾亮相的雷軍,其實並不急於拋頭露面。他寧可熬到4月更重要的節點再出頭。而在「雷布斯」之前,浙江與廣東的兩位「李生」已經按捺不住戰前的激動心情。

 兩會期間,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佩戴星紀魅族的產品StarV Air2眼鏡講台發言,會後一度引起中國高層現場關注;期間,TCL董事長李東生也戴上了自家的「雷鳥」眼鏡在發言席上展示了其功能非同對手。

 兩位李先生其實心裏明白得很,一旦讓雷軍下場,市場打雷的概率可是不小。畢竟,小米的成本優勢和此前一直高調的互聯網品牌溢價能力,都是在傳統製造領域耕作多年的李書福和李東生不能小覷的現實。

 更重要的是,是市場規模。據機構面關於智能眼鏡市場的最新研報顯示,在2024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不包含AR產品)實現了顯著增長,出貨量攀升至156.8萬副,與2023年相比,增幅達到了119%。其分析,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將迎來更為迅猛的增長,預計出貨量將一舉突破375萬副大關,同比增長率高達139.2%。至於國內市場,預測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35.7萬副,與2024年相比,增長率高達113.8%。

 那小米一家希望拿到的體量是多少?對於其出貨量,雷軍的預期是——30萬副以上。也就是說,小米眼鏡是中國市場絕對體量的吃獨食——獨一份!剩下二李先生與眾多中小廠家分羹。當然,此刻還未算上5月華為可能要推出的智能眼鏡新品。

 這,才是南下資金在小米SU7 Ultra之後立拼小米的重要題材。至於4月8日的股價回彈,也正是市場選擇「先信蒙後信」的根源——前有業績支撐,股價二次翻高前正好又有媒體「協助」的「惡意做空」,再加上小米眼鏡產業鏈如歌爾股份等重要供應商的雙重身份,即果鏈的「加持」因為中美關稅影響大受打壓,同時由於A股半導體板塊漲幅過高必然導致的大幅回調,都導致了相當部分南下資金對小米產業鏈的堅定看多,信心不崩塌。

 雷布斯要明白 救小米要靠國運

 市場相信的,都是暫時。即使30萬副,就算小米眼鏡做到2000元/副的售價,零售額也僅為6個億而已!區區6億能托舉起小米股價的二次回溫麼?

 目前,市場機構普遍將小米的估值分為汽車和非汽車兩部分。前述投行人士指出,非汽車業務給予30倍PE,虧損的汽車業務按2.5倍PS(市銷率)估值後,小米總市值大概在1.3萬億元,和此輪因車禍帶來的調整前市值相當。「遠期甚至有機構給出了汽車單一板塊按PE估值就達1.7萬億元。」

 平安證券3月研報則對小米汽車以外的手機和IoT等,以淨利潤330億元的23.4倍PE估值,整體估值7722億元。汽車板塊,小米的可比公司是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特斯拉,三家的PS分別為2.3倍、2.8倍和3.5倍。平安以小米汽車業務2027年營收2.3倍PS估值約7613億元,由此公司未來兩年估值大概是1.5萬億元。如果小米能夠實現規模化銷售,達到600萬輛銷量,參考豐田汽車1倍PS,小米汽車板塊的長期估值則是1.2萬億元。

 至於真正能夠左右小米的因素,或者說南下資金對以小米為代表的香港恒生科指信心的來源——還是要靠小米所在的國。

 A股從4月7日9點40分開始,「國家隊」開始出手買滬深300ETF,從指數層面來看,上午10點以來市場確實開始企穩;下午市場又繼續崩,於是13:00點一過,「國家隊」繼續買入滬深300ETF,並且在最關鍵的14:30,直接明牌。根據此前的數據顯示,這是「國家隊」第一次盤中官宣。

 此後,中國商務部迅捷召開美資企業圓桌會,包括特斯拉、GE醫療、美敦力等20餘家美資企業代表參會。會上講了很多要點,但是,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希望這些美國企業做傳聲筒:「關稅問題的根子在美國,希望美資企業追根溯源、澄清因果,發出理性聲音,採取務實行動,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促進合作共贏。」

 從4月7日盤面效果上看,各大ETF買了小800億(但仍未充分護起),北京觀察人士認為,想必其應該是連夜請示、批示,因此,從昨晚到今早,全方位出手,各家上市公司也開始連夜組織回購+放利好,一季報業績只要好的,上交所都讓它們應出盡出。

 至4月8日半夜1點多,國新網站發布了800億增援資金的公告。新華社公告——「這就是中國版的平準基金。」此平準,是不是大家理解的平準呢?是,也不是。按照目前的資金額度,只能說看到了個平準先鋒,市場並還沒看到整體。但其動作太明顯了(畢竟這是特朗普突加34%之後,證明平準基金都還沒來得及走程序成立,先上應急版了)。

 北京時間4月7日晚間,又一出「黃鼠狼給雞拜年」——特朗普發推聲稱要再加50%,OK,那不就是54%+50%=104%嗎?你怎麼不加到10000%呢,美國國民答應麼,你的通脹答應麼?

 4月8日一早,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匯金公司重磅發聲。中央匯金,明確了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着類「平準基金」作用。中國央行表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匯金,也正積極配合媒體,讓市場知道他在做什麼——現在,不可能低頭,不能低頭!這種關鍵時刻,只有選擇跟自己國家站在一起。

 上甘嶺打得硬氣,板門店協議才能簽的下來。至記者發稿時止,香港恒生科指盤中漲幅1.59%,市場情緒穩定,小米H股盤中漲幅也得以平滑移至3.8%左右。

 無論是A股,還是H股,當下大家必須同氣連枝,南下要買的並不是小米,真正要買的,叫做信心!這一點,追捧或選擇棄守雷軍的南下資金,你們要多聽。(北京 孫斌)

責任編輯:朱劍明 港商觀察|小米風波後 南下資金還會繼續追捧「雷布斯」?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