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是第18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浩瀚的星空中,其中一顆特別明亮的星星被眾多小星星圍繞着,象徵孤獨症兒童。雖與眾不同但依然被全社會的關愛所包圍,他們或許不善言辭,卻有着敏銳的感受力和獨一無二的創造力,他們是這個世界的另一種美,等待我們用心傾聽,用愛照亮。當日,深圳前海泰康醫院攜手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舉辦「領未來,亮星空」全國公益聯動活動,相關領導及自閉症領域的多位專家和多個自閉症患兒家庭共同出席,為「星星的孩子」再次點亮希望之光。
商業向善:泰康長期主義理念助力公益慈善事業發展
人體腸道系統被稱為「第二大腦」,菌群移植是指將健康供體的腸道菌群通過智能腸菌處理系統製成混懸液或膠囊,經過供體與受體配型後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通過重建患者正常功能的腸道微生態以實現其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
深圳前海泰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琛告訴記者:近幾年,隨着臨床試驗的研究發現超過90%的自閉症患者有便秘、腹瀉、營養不良等消化道問題,這些胃腸道症狀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腸道微生物群可以通過神經內分泌、神經免疫和自主神經系統影響大腦發育和行為即(腦-腸軸)。因此改變自閉症患者腸道菌群,有望調節其社交行為、應激誘導行為以及刻板行為等。
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該公益活動為60名自閉症患兒提供了腸道菌群檢測及個性化治療方案,包括對輕度腸道菌群失衡患兒實施益生菌干預治療,以及對10名中重度失衡患兒進行免費菌群移植治療。通過精準調節腸道微生態,該項目有望改善患兒的行為症狀和社交能力,捐贈物資總價值超過30萬元。
「對於自閉症患兒的治療不僅是醫學課題,更是社會責任,醫院將攜手更多力量,為自閉症患兒構建全生命周期的支持體系」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劉秋生副院長表示。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理事、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市場總監呂卓遠強調:公益是泰康企業文化和商業向善的重要部分,堅持用長期主義理念助力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
賽場雙冠王:星星的孩子趙鑫格閃耀都靈特奧會
作為「領星計劃」分會場,醫院還通過直播的形式與上海主會場聯動。主會場特邀世界冬季特奧會冠軍、自閉症運動員趙鑫格及其教練王元達分享成長經歷。8歲時,趙鑫格來到能力訓練中心接受康復訓練,並加入輪滑隊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在教練的精心指導下,鑫格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困難,先後榮獲全國第七屆、第八屆殘疾人特奧會輪滑項目冠軍,並在意大利都靈舉辦的世界冬季特奧會短道速滑項目中勇奪金牌。主辦方呼籲,要為自閉症患兒搭建全方位的支持體系,才能讓更多「星星的孩子」像趙鑫格一樣突破障礙,綻放光彩 。
活動中,深圳前海泰康醫院精神心理科安鋼輝主任帶來了《在星星的軌跡裏,照顧自己——星娃父母的自我賦能與心理突圍》主題分享,解析「星娃父母」心理困境,並提供實用心理支持工具。王琛圍繞《改善孤獨症兒童腸道健康,關注孩子「第二大腦」》,探討自閉症患者常見的消化道症狀與治療,並介紹了腸道菌群移植改善自閉症消化道症狀的原理和新進展。
「星娃父母心守護」助力星娃走向更明亮的未來
據記者了解,中國自閉症兒童十萬人腸道菌群基因組公益計劃——《領星計劃》,是一項通過收集和分析自閉症兒童腸道菌群基因組數據,以微生態醫療治療為手段的自閉症兒童關愛計劃。該計劃由承葛醫藥集團攜手多省市婦聯、殘聯、公益基金會、醫療機構、自閉症康復機構、專家及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擬通過募集專項愛心基金,為全國3-18周歲已確診自閉症(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腸道菌群提供廣泛篩查,並連結各地公益基金會、醫療機構和專家,為十萬名自閉症兒童提供個性化健康指導和腸道菌群移植治療費用補助。
此次活動既是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對特殊群體的關注,也是對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星娃父母心守護」等公益項目的支持。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微生態醫學中心以全國消化病著名專家、第十一屆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旻湖教授領銜,整合了多學科專家資源,探索腸道菌群移植在自閉症治療中的潛力,致力推動自閉症治療事業的發展。未來,醫院還將通過醫療捐贈、知識科普、心理支持等多維舉措,搭建醫療、家庭與社會協同的支持網絡。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公眾對自閉症群體的科學認知與人文關懷,助力「星星的孩子」走向更明亮的未來。(記者 沛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