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浙江省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新聞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這也是浙江省「推動高質量發展 經濟大省挑大樑」主題系列發布活動的第三場。
黨中央高度重視涉企行政檢查工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規範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今年全國兩會上,規範涉企行政檢查也被大家熱議。
浙江在國家部署後,率先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是最早出台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實施意見的省份。這充分體現了浙江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樑」的責任擔當。「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企業的『煩心事』當成自己的『心頭事』。出台《實施意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檢查頻次過高、多頭檢查、重複檢查等突出問題,通過合理設置頻度,科學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準度,確保行政檢查於法有據、嚴格規範、公正文明、精準高效,進一步優化讓企業放心幹事、安心發展的營商環境。」浙江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省綜合執法辦主任戴紀說。
同時,這是浙江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樑」使命擔當的必然要求。對浙江而言,「挑大樑」不僅要在「量的合理增長」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質的有效提升」上示範引領,聚力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共同富裕、文化建設等領域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出台《實施意見》,有利於一體推進法護創新、法助共富、法促開放、法潤文化、法育青藍、法安民企、法惠民生,助力浙江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在《實施意見》的主要創新亮點方面,戴紀指出,為了更好發揮執法功能,浙江提出了「管住風險、無事不擾,有呼必應、護航發展」的理念,執法機關、執法人員在規範企業經營行為的同時,通過主動指導、教育、引導,幫助企業防風險、減負擔、添活力,進而帶動就業、惠及民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這些年來,浙江通過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解決多頭重複低效檢查等問題,《實施意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續和深化改革,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除落實國家規定任務外,還結合浙江實際推出五大創新舉措:
「清單查」:在全面梳理涉企檢查事項清單的基礎上,明確檢查對象、內容和方式,並納入線上統一管理,實現「清單之外無檢查」,確保依法依規檢查。
「統籌查」:加強對執法機關年度檢查計劃的統籌管理,整合歸併內部不同科室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檢查計劃,減少企業被重複檢查的困擾。
「分類查」:建立分級分類檢查制度,根據企業的風險程度、信用評價等情況實施差異化檢查,實現好的企業少查或不查。同時,大力推廣遠程監管等非現場檢查方式,提高檢查精準度,減少對企業的干擾。
「綜合查」:進一步提質增效「綜合查一次」舉措,全面推行多部門「一張表單通查」、跨部門簡單事項「委託查」等,嚴控入企檢查頻次、時間和人數,減輕企業迎檢負擔。
「亮碼查」:將「亮證執法、亮碼檢查,無碼不查、無碼無效」作為標準程序,每個碼對應一次入企檢查,全程上線留痕。企業可通過掃碼了解檢查詳情並進行評價,監督部門也能通過追蹤碼開展實時監督。
戴紀表示,上述創新舉措依託全省統一的執法監督平台實施,該平台已貫通浙江省市縣鄉四級,覆蓋42個執法條線,實現行政執法「一網統管」。未來,浙江還將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輔助行政執法工作,提升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的智能智慧水平,並將規範行政檢查作為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加大對亂檢查的查處力度,嚴肅追究責任。(趙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