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香港正在草擬針對退市公司股票設立場外交易市場,以便為持股的投資者提供機會,協助收回部分的損失。據悉,在經過與市場參與者的初步諮詢後,港交所及證監會正在制定場外交易市場的藍圖,為希望出售持股的投資者提供一個退場的機會,但該市場並不允許籌集新資金,與美國的模式有所不同。
此前,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026財政年度預算案時表示,為配合最新經濟趨勢和企業需求,會審視上市要求和上市後的持續責任;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以及檢討市場結構,包括研究設立退市後場外交易機制。
根據場外交易市場的初步藍圖,平台將允許散戶參與,因為流動性較差,因此會引入做市商以匹配訂單。平台將不允許新上市,將集中交易來自其他主要交易所的退市股票,隨着平台的成熟,有可能擴展到更多未上市證券。據悉,場外市場或以「買者自負」模式運作,並限制經紀商推介,平台有可能交由港交所營運,但預計不會產生利潤。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港交所正在考慮場外市場的優點與缺點,並在三月份諮詢期結束後仔細審視市場意見。證監會發言人則表示,目前計劃仍處於非常早期階段。(記者 朱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