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新安江畔,徽州古村落的粉牆黛瓦浸潤着油菜花的金黃,黃山雲海在晨光中舒展如詩……3月26日晚,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文化和旅遊部新聞中心主辦,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黃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花期鄉遇 尋味山河」2025年春季(鄉村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啟動儀式在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舉辦。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王鶴雲,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汪春明,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王靖、副廳長邵海衛,黃山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恆來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發布32條春季鄉村旅遊線路產品;舉辦「百村百味」鄉村旅遊餐飲提升行動啟動儀式;推出櫻花、桃花、牡丹、梨花、油菜花等賞花地圖;部分省(區、市)推介春季旅遊產品;配套設置各省旅遊產品展覽展示、鄉村特色美食展覽展示;開展旅遊供需對接等系列活動……
那麼,今年的春季(鄉村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啟動儀式為何選擇在歙縣這座小縣城舉辦?
百徽之源 歙縣旅遊屢次破圈
歙縣是文旅大縣,百徽之源。這裏的每一塊青石板都鐫刻着程朱理學的精神密碼,每一座馬頭牆都勾勒出傳統建築的審美高度。
如何始終緊扣徽州文化頂流IP,創意創新挖掘文化旅遊資源、培育文化旅遊業態,增強核心競爭力,拓展消費空間,來實現徽州文化價值有效轉化?面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豐富的旅遊資源,歙縣一直在思考。
以藝術解讀徽州,用創意點亮歙縣,用價值激活鄉土。歙縣持續舉辦徽文化·大地藝術季、徽州古城民俗文化節、魚燈藝術季等系列獨具徽文化韻味活動,大力發展徽墨歙硯、徽州三雕、徽州剪紙、新安畫派等徽字號文化產業;創意發展非遺傳承、研學營地、影視網絡微短劇等新興業態,推出更多特色非遺文創,打響文創品牌;壯大新安醫學,舉辦新安岐黃夜等活動,讓徽文化新時代打開新空間、綻放新光彩。
尤其是今年過年期間爆火的歙縣魚燈,讓無數遊客因為一條魚,奔赴一座城。「來歙縣,嬉魚燈」的口號越喊越響,歙縣魚燈的名片越擦越亮。
全鏈升級 全域資源活化利用
千年古城,煥新出發。
歙縣圍繞「城景一體、主客共享、以客為主」的原則,豐富演藝娛樂新業態,建設博物館文創店舖、徽州遞鋪、仁和樓剪紙館、非遺館、南譙樓茶飲館、茶歌小劇場、石山茗茶飲館等文旅場景;培育紫陽煙雨、水天一舍、濟容山館等精品徽州民宿;研發以「錦小鯉」「歙小菊」「歙小獅」等為IP的文創產品數百種,其中錦小鯉手機架成功入選「中國好禮產業促進計劃2024—2025年度推薦產品」,晉級國家級文創IP;推出「徽州府有喜」沉浸式演出、魚燈巡遊等特色夜遊產品,徽州古城魚燈巡遊入選十大長三角古鎮文旅消費新場景;徽州府衙沉浸式夜遊入選2024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十佳場景。
依託「雲巔、山場、江畔、田園、村落」五大場景,培育槐塘稻田咖啡、九砂祠堂咖啡、雄村水上竹筏等業態場景20餘個,打造了僑鄉槐塘、雲巔坡山、光影石潭、錦鯉瞻淇等特色「微景區」20餘個;棠樾村、石潭村、賣花漁村、坡山村入選省級「休閒旅遊精品示範村」。
春光正好 即日啟程奔赴歙縣
春季的歙縣,是一場感官的盛宴。
「花期鄉遇」在這裏得到完美詮釋。春風拂過徽州大地,石潭的雲海梯田、坡山的層疊花海、上坦的次第染金、新安江畔的花海無垠……仿佛大地在春風中展開了徽州特製的鎏金捲軸。與此同時,「尋味山河」在歙縣有着豐富的註解:毛豆腐、石頭餜、臭鱖魚等地道徽州美食,承載着山民的生存智慧;清明前後的茶事活動,展現着農耕文明的時序節律。
此時啟程,恰逢最好時節。穿行徽州古城,在青石板上邂逅舊時光,漫步漁梁壩,聽悠悠江水訴說千年故事;在棠樾牌坊群,與七座牌坊開展跨時空。若遇微雨,更添詩意,煙雨朦朧里,馬頭牆若隱若現,仿佛回到哪個文人墨客吟詠的江南水鄉。
何需等待,趁東風未老,趁花開正盛,即日啟程,赴一場與歙縣春天的約會。(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歙萱 數據來源 歙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