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以「花期鄉遇 尋味山河」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春季鄉村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在安徽歙縣徽州古城盛大啟幕。
這場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新聞中心聯合主辦,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黃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春日雅集,以32條花間漫遊線路為引,吸引了全國32個省(區、市)文旅部門、重點旅遊企業及媒體代表近300人,共赴一場山水田園的詩意之約。
春曉:一城山水半城詩
歙縣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座秦時明月下拔地而起的古城,歷經兩千多年的唐宋風骨、明清雅韻,沉澱出一座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左手觸摸千年城牆的溫度,右手接住簌簌而落的花瓣。
作為此次活動的考察點之一,新安江山水畫廊萬畝油菜花將江岸染成金黃,流淌着整個春天的芬芳。
近年來,歙縣緊緊圍繞「高氣質現代化文化旅遊名城」總體定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推進歷史文化資源保護,18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167個中國傳統村落、2976幢歷史建築與城市更新協同並進。
創意挖掘文化旅遊資源,以「花」為媒,以「節」會友,賣花漁村梅花季、油菜花賞花季、2024綠水青山運動會、環黃山自行車賽等諸多花事、賽事讓歙縣成為「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鮮活樣本。
創新培育文化旅遊業態,推出一城一江一鄉「三個百億」組團項目,仁和樓剪紙館、徽州非遺館、徽州遞鋪從無到有,「詩畫練江」搖櫓船、曹氏二宅「迷你小劇場」、陽和樓非遺「魚燈館」相繼推出,「大魚神燈」文創店、徽州好禮文創店競相亮相,博物館奇妙夜、徽州府有喜沉浸式演出應運而生。
歙縣先後榮獲中國休閒小城、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名縣、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等諸多榮譽稱號。
鄉遇:文旅交融見匠心
如果說「春曉」是自然的饋贈,那麼「鄉遇」則是人文的覺醒。
在歙縣,鄉村旅遊不僅是「看風景」。活動當晚,歙縣汪滿田、瞻淇兩盞遊走於青石板巷,遊客紛紛觸摸魚頭祈福,非遺技藝與市井生活在這裏水乳交融。「歙縣的鄉村之美,在於它既有陽春白雪的文化高度,又有人間煙火的生活溫度」,歙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吳炯表示。
近年來,歙縣創新推出「徽文化·大地藝術季」農文旅融合發展品牌,依託「雲巔、山場、江畔、田園、村落」五大場景,通過差異化設計、商業化運營,精心打造了42個重點鄉村旅遊點,37處攝影勝地,「雲巔坡山」「光影石潭」「如意姬川」等20餘個特色村落成為網紅,棠樾村、石潭村、賣花漁村、坡山村入選省級「休閒旅遊精品示範村」。組織葉村疊羅漢、許村大刀等各類民俗展演千餘場,賣花漁村梅花、瞻淇魚燈被外交部點讚宣推,成為鄉村旅遊「流量密碼」。
2024年,歙縣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180萬人次,旅遊總花費85億元。2025年1-2月共接待鄉村旅遊遊客179.18萬人次,同比增長14.83 %,旅遊總花費19.49億元,同比增長17.13%。
尋味:一箸春鮮百味生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尋味」主題的落地,讓歙縣成為全國鄉村美食的展演舞台。活動啟動的「百村百味」美食市集,匯集了安徽臭鱖魚、雲南菌菇火鍋、江西瓦罐湯等地域特色,而歙縣本土的「百家灶火」更是焦點所在。
這場舌尖上的雅集,藏着鄉村振興的密碼。昔日的農家灶火,如今化作「一村一品」的星火。
歙縣依託「歙采繽紛」綠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共整合農產品和文創產品2大類共計255個品類,開發徽茶、徽菊、皖南花豬等農產品172款,霧雲間珠蘭大方茶等23份優質農產品納入全國特質農品名錄,數量居全國縣級第一。2024年,「歙采繽紛」產品銷售額累計達3000萬元以上。
春山可望,且向徽州。歙縣以一場文旅盛宴,將千年風華凝練成可攜帶的詩意,讓每個途經此地的人,都能在衣襟上別一朵不會凋零的春天。(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歙萱 數據來源 歙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