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的屋頂,4萬多平方米的湛藍色光伏面板蔚為壯觀,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437萬千瓦時的年均發電量可覆蓋72%的中心用電,成為廣州市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應用場景推介活動——分布式光伏建設專場宣講會的最佳案例寫照。
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產業是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的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之一。3月27日,廣州日報記者從宣講會上獲悉,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分支,分布式光伏在廣州發展迅速——目前總裝機規模達到301萬千瓦,是「十四五」初期的5倍,規模為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去年直接帶動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約40億元(人民幣,下同)。光伏發電點「綠」成金,國企民企強強聯手,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
去年光伏發電量超20億千瓦時
「廣州市建築屋頂資源豐富、電網完善、新能源接入消納能力強,為發展推進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很好的基礎條件。」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兼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旭在會上介紹。
據悉,分布式光伏指的是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的光伏發電設施,用戶自發自用、多餘電量上網。截至2025年2月底,廣州全市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301萬千瓦,是「十四五」初期規模的5倍。
分布式光伏建設專場宣講會,是廣州市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應用場景推介系列的首場活動。為什麼以「應用場景」為切入口舉辦宣講會?
市發展改革委能源處處長屈勇表示,產業發展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產品在經濟社會中的應用程度,規模化應用能直接拉動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目前全市約300萬千瓦的分布式光伏裝機中,約200萬千瓦為大中型工商企業所裝,學校、醫院等其他用能主體還有很大空間。希望通過宣傳會與各界共同努力,一起推動產業應用。」
他介紹,去年,廣州建成併網分布式光伏項目規模超過120萬千瓦,全年光伏發電量超過20億千瓦時,在有效降低全社會用電成本、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還通過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為全市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電纜等設備製造企業的產品研發、應用和迭代升級提供了強大助力,直接帶動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在40億元左右。
他預計,未來數年廣州每年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保持在100萬千瓦左右,直接拉動投資30億元以上,為全市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空中」建電站年省電費約25萬元
分布式光伏項目,能為用能單位帶來什麼效益?運營維護難度高嗎?
「近3年,我們通過光伏發電節省電費共74萬餘元,年均可節省電費約25萬元。」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光伏電站於2020年5月15日併網,總裝機容量為4.19MW,利用一期五棟樓宇屋面建設。2022—2024年,年平均發電量為437萬千瓦時,光伏平均自發自用電率為72.6%。「大部分光伏電能均被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生產經營消納,真正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
記者在屋面看到,一台自動清潔機器人正在光伏面板上工作。「我們用2個自動清洗機器人負責每年兩次的『大掃除』,不需要人手操控,一天可完工。」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光伏系統按照智能化運維設計,基本實現「無人值守」,面板壽命可達30年。
下一步,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計劃拓展新型儲能設備和布局更多光伏面板,通過這些「大型充電寶」,把日間未消納的電力供夜間使用,實現光伏儲能一體化,並通過提升自發自用電率,最終實現「零碳建築」的目標。
位於廣州南沙的廣汽豐田更早實現這個目標。2008年,廣汽豐田便引入太陽能發電系統,2023年實現了第五生產線電力碳中和,打造了綠色且科學的零碳工廠。
不只是廠房屋面,廣汽豐田還逐步在飯堂屋面、員工停車場、成品車停車場甚至通廊以及試車跑道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截至2024年底,公司整體太陽能光伏總裝機容量達105MW,用電量約8100萬千瓦時,占公司總用電量的21%。」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透露,廣汽豐田計劃2025年全面完成太陽能光伏板鋪設,光伏總裝機容量預計將提升至129MW,用電量達1億千瓦時/年,占公司總用電量的26%。
「光伏+」助力推進「百千萬工程」
本次活動還舉行了企業簽約儀式,廣州發展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智都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光伏組件知名企業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現場簽訂合作協議,推動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廣州發展新能源集團是廣州市新能源產業鏈「鏈主」企業,主要開展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汽車充電、儲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總資產達320億元,擁有163個風光電站。高景太陽能是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在全球設立了4大生產基地和5大電站業務發展中心,業務遍及美國、德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落戶廣州花都,投資109億元建設光伏組件生產項目。
現場簽訂的第二份合作協議,參與方除廣州發展新能源集團、高景太陽能外,還有花都區區屬國有企業廣州智都投資控股集團,三方將在兩年內完成50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投資合作。
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孫彬介紹,企業在發展光伏分布式業務時採取「產業+地方」的優勢融合模式,與地方國企合作開發當地業務。「例如與花都合資成立公司,在188條鄉村備案近1G瓦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通過整村整鎮推進為當地老百姓帶來收益,以光伏賦能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助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取得積極成效。」
頂圖圖說: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的屋頂,4萬多平方米的光伏面板蔚為壯觀。圖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