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3月3日宣布委任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及其轄下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共7名新成員,並再度委任兩個小組共19名現任成員。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昨日(3月27日)與其中6名新成員一同會見傳媒,稱今次換屆加入兩項新元素,包括邀請內地、澳門律師加入,充分利用三法域優勢;並為了更貼地收集意見,邀請專攻大灣區的網紅「西Dorsi」(謝承益)加入小組。他強調希望能帶出幾個關鍵詞:「廣開言路,強強聯手,內聯外通,共建灣區。」他說不排除日後智囊會邀請其他界別的人士參與。
政府於3月3日宣布委任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及其轄下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共7名新成員。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27日與其中6人一同會見傳媒。蔡啟文 攝
張國鈞表示,上述兩個智囊團隊適逢換屆,藉機會加入創新元素,有兩點值得大家留意:「第一,這次在我們這麼重要的智囊團隊裏,我們首次邀請了不單是我們香港法律界的朋友幫我們做智囊,這次也特別在澳門和內地的法律界裏,請到幾位非常好的律師朋友願意加入我們智囊團隊,為律政司大灣區工作出謀獻策。」智囊團除了有香港律師的視野,亦要有澳門和內地的律師的視野,他們的加入使當局在制定政策時,可以顧及到三地不同的視覺,可以更充分利用三法域的優勢。
第二,為了更能了解以便做好機制對接、規則銜接、人才連接,當局很需要真正了解大灣區實地前線的情況,很希望智囊中有一個在內地的香港人,即他能夠對內地的生活、工作情況很了解,從而使我們在制定一些法律工具時能夠更貼地、更得心應手。
張國鈞說,在這次新一屆智囊團隊裏有一位不是來自法律界的成員:「他可能就是大家所說的KOL(網紅)。我們留意到,他過去一段時間都在內地居住,一直拍攝的視頻都與香港人非常有關係,都是有關在內地的工作、生活、學習的一些情況,對這些他可以說都非常掌握。同時,也有很多香港朋友去大灣區前都會參考他這些視頻。我們很希望他能夠將這些在大灣區很貼地的意見給予我們。」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蔡啟文 攝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的新成員為鄭宗漢、陸栩然、謝承益、黃景禧和曾學智。其中,謝承益的網名為「西Dorsi」,拍片介紹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生活及工作點滴。已在深圳旅居的他,親身遇過不少生活疑難,亦聽過觀眾求助,了解到許多身在內地的港人對法律問題感到徬徨。他希望化身「吸水海綿」,從中了解更多法律知識,擔任溝通橋樑,為市民解答疑難,同時為政府出謀獻策。
鄭宗漢是香港執業律師,執業範圍包括民事訴訟、商業法、公司法等。他說內地與香港的法律有不同之處,希望日後做到兩地融通、融合。陸栩然是香港執業大律師,專長商業訴訟、仲裁和公法,曾到內地分享盤問的經驗,協助證人做準備,並解釋普通法。
黃景禧是澳門執業律師,執業範圍包括公司法、爭議解決、婚姻家事等。他說希望聽取各方意見,將三地的差異轉變為利益,致力推進規則銜接。
曾學智是內地執業律師,具豐富處理政府法律服務、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法律事務經驗。他希望能以內地律師的視角,在小組發揮作用。他肯定「一國兩制」,又認為香港的審判很精細化。
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的新成員為張宏哲和黃善端。有出席的張宏哲是澳門執業律師,執業範圍包括公司法、知識產權、刑事等。他說三法域猶如三套餐,更形容大灣區法律服務,其實是沒有天花板。
續任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成員的季輝透過視像表示,作為香港律師,始終堅持「專業為本、服務社會」宗旨,又稱會以專業、創新及融合來形容大灣區律師。(記者:林駿強/攝影:蔡啟文)
頂圖圖說:政府於今月3日宣布委任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及其轄下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共7名新成員。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27日與其中六人一同會見傳媒。左起:律師顧問小組成員張宏哲、專責小組成員黃景禧、專責小組成員曾學智、張國鈞、專責小組成員鄭宗漢、專責小組成員陸栩然、專責小組成員謝承益、法治建設辦公室首席政府律師歐陽慧儒。蔡啟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