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三天的2025年Visa GenVisa Creator Summit創作者峰會活動中,50多位來自Instagram、臉書(Facebook)、TikTok等海外社交媒體平台的創作者受邀走進上海,體驗便利的多元支付以及豐富的城市文化,探索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蓬勃魅力。
3月26日,這些海內外博主來到青浦朱家角古鎮,在課植園裏觀賞實景崑曲《牡丹亭》,在漕港河上坐搖櫓船、觀看船拳、賞古建築,在江南第一茶樓里品香茗、聽評彈,領略川劇變臉、青浦稻草編結製作技藝等精彩非遺活動,沉浸式感受江南古鎮的獨特韻味。
朱家角古鎮位於上海市青浦區中南部,地處江、浙、滬二省一市交通要樞,是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江南明珠」。作為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名鎮,朱家角古鎮憑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文化資源,先後獲得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曾接待遊客超過700萬人次,2024年還入選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入境遊客喜愛的十大名城古鎮」。
據統計,2025年一季度,朱家角古鎮預計接待遊客145.62萬人次,同比增長6.78%。其中,接待外國遊客約29.12萬人次,同比增長15.77%。
暖風拂面,春和景明。參加此次活動的海外博主們對朱家角古鎮交口稱讚,有人甚至用「My God」形容古鎮給他們帶來的震撼。來自韓國的Ler第一次來到中國、來到上海青浦,她對記者說,「我覺得朱家角古鎮非常棒,一定會推薦大家來這裏玩。不論是自然環境、建築物,還是美食,都令我着迷,拍照也很出片。」來自越南的An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笑着告訴記者,「很開心能接觸、了解到江南文化,我尤其喜歡古鎮課植園內的崑曲演出,雖然聽不懂唱什麼,但旋律和唱腔很悅耳,手機相機就一直沒關過,待我整理好會在ins上分享給全世界。」
「小橋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依水而建的朱家角古鎮,北有課植園,亭台樓閣盡顯江南園林精巧,為古鎮上最大的莊園式園林建築;有擁有百年歷史、上海地區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聯拱大橋——放生橋,它也稱為「滬上第一橋」。更有建於清朝光緒年間,中國最早的郵政機構之一的朱家角大清郵局。在古鎮九條街中最出名的北大街上,店舖鱗次櫛比,每一步都有美食環繞,蒸騰着人間煙火。
朱家角古鎮是目前上海唯一衝刺創建5A級旅遊景區的古鎮。多年來,古鎮全面推進建設,景觀質量大幅提升,景區服務設施也得以全面升級。
在數字賦能景區方面,朱家角古鎮景區去年被評為上海市第二批數字景區,旅遊舒適度顯著提升。記者了解到,景區已建成的大數據指揮中心將人員、物資、車輛數據可視化,並匯集了500多個視頻探頭、1469個煙感探測器等物聯感知監測設備、網絡通信設備、實時互通旅遊部門的基礎數據庫和應用終端。通過這些設施,中心能夠實現客流預警、火災自動報警、信息發布等智慧化管理功能。5G、VR實景等創新技術也被應用於景區官網與官微平台的停車查詢、電子導覽、營銷等服務。
此外,古鎮深耕「最江南」文化底蘊,挖掘文化新亮點、探索文化新載體,擦亮「角里過大年」、「咖啡文化節」和「漢風節奇妙夜」三大文旅品牌。同時,古鎮還挖掘角里非遺美食民俗技藝,推動「角里味道」非遺品牌落地,收穫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2025年是朱家角古鎮衝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關鍵一年。古鎮將從景區風貌、文化內核、旅遊產品、旅遊設施、服務品質五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景區的旅遊品質與輻射影響力;深化古建老宅的活化利用,加快推進各級各類文旅空間打造,培育文旅產業新增長點;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資產的有效利用率,對一體化管理運行模式和業態布局等問題進行深入探索,並不斷引入多元化業態,提升遊客的體驗感和滿足感。
隨着中國過境免簽政策的持續優化,外籍人員來華開展經貿活動和旅遊觀光的熱情顯著增長,上海往往是他們的「中國入境遊第一站」。
青浦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努力把青浦打造成為上海古鎮旅遊的「第一站」,全方位展示江南文化的魅力,生動講好中國故事。根據遠期目標,到2030年,朱家角古鎮將打造為一個集觀光、休閒、度假、體驗、購物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旅遊勝地,打響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最江南」文化品牌。(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