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奔跑在邵陽,人們跑出了強健體魄,跑出了昂揚鬥志,跑出了美好憧憬。
這個春天,邵陽在奔跑,民生跑出了幸福溫度,產業跑出了強勁動能,經濟跑出了蓬勃活力。
奔跑迸發向上力量
邵陽市一直以來體育運動氛圍濃厚,從來不缺奔跑的向上力量:從邵陽走出了伍鵬、夏思凝、鄧潔秋等一眾運動健將;連續三年,邵陽縣天子湖見證中國槳板超級聯賽選手激情逐浪;新寧崀山越野賽吸引無數越野愛好者踏上蜿蜒山道,去挑戰極限征服山川……
2025年開年,市委、市政府以「奔跑吧·邵陽」為號角,吹響了全民健身的旋律,掀開城市發展的新篇章。活動的提出,既是健康中國戰略的地方實踐,也是邵陽塑造健康城市品牌的重要舉措。邵陽市主要領導從組織保障、公益支持、宣傳推廣等角度全面部署,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推動全民健身、回應民生需求的決定。這不僅是在推動體育文化運動,提高市民健康水平,更是密切籌謀「體育+」模式,書寫產業升級、生態優化、民生改善的宏大敘事。這個春天,在這片熱土上,運動與創新交織,汗水與智慧碰撞,共同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發展藍圖。
「一個人的跑步是自律,一群人的跑步是快樂。在『奔跑吧·邵陽』活動推廣這一個月以來,邵陽市區的部分學校、企業、單位陸續成立跑團,帶動了大家跑起來,引領更多的人健康向上。 邵陽市區從5個跑團增長到現在的23個跑團,還有不少人在宣傳視頻下留言想要加入我們。」邵陽市跑團協會會長、北塔跑團團長岳超慶說,「短短一個月,跑步的人越來越多,跑道等基礎設施也陸續優化,邵陽跑步氛圍越來越濃厚了。」
奔跑對於個人而言,能夠強身健體,強健的體魄是個人發展的基礎,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追求夢想、創造價值。邵陽人以不息的腳步,勾勒出一幅幅生動而熾熱的奔跑畫卷,以實際行動詮釋着奔跑精神。
奔跑對於邵陽這座城市而言,是打破外界固有印象,全方位展示城市新形象,贏得世界關注與喝采的關鍵之舉。過去,邵陽因傳統工業發展突出,在外界眼中難以擺脫「工業老城」的印象。而如今,邵陽市通過積極推動體育文化運動,以奔跑為引,以更具活力、開放創新的新姿態,向外展示邵陽經濟、文化、產業等各個賽道全力去跑、火熱去拼的生動景象,主動亮相,贏得萬眾關注。
奔騰在萬千賽道
奔跑迸發向上動力,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着邵陽人民的生活態度。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跑步的行列,用運動對抗壓力,用健康擁抱未來。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不僅提升了個人精氣神,也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在短短的3個多月時間內,市委、市政府出台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若干措施,這些具體舉措猶如一場又一場春雨,將全市上下幹事創業的激情喚醒,猶如一聲又一聲驚雷,將全市經濟飛馳奔騰發展的號角吹響。
最近,《邵陽市全力拼經濟九條措施》再度火熱來襲,點燃邵陽經濟發展自上而下的無限力量。一個「拼」字,凝聚着邵陽的精氣神,展示出邵陽全力以赴拼經濟,推動全市經濟運行均衡發展和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決心與毅力。
「我們公司投資了3.5億元,重點打造智能可穿戴健康科技項目,下月項目一期即將封頂,預計今年9月左右第一條生產線投產。」湖南聖菲達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樊祺表示,「我們還計劃在邵陽成立水上運動研發中心,助力全球用戶的新品研發和自主品牌的創新發展。」湖南聖菲達服飾有限公司為邵陽的產業升級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這不僅是企業的華麗轉身,更是邵陽經濟發展勇於奔跑、敢於創新的生動寫照。
「經過摸底調查了解到我市現有121家從事體育運動產業企業,2024年總產值269.1億元。」工信局投資規劃科副科長黃波介紹,「下一步,邵陽市將積極發揮體育賽事在專業服裝鞋帽、運動器械等體育用品方面的需求引領作用,做足『體育+』文章,以體育賽事活動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體育用品製造企業,加快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實現做大做強。」
不僅是體育行業,新邵的綠色循環產業、綏寧的竹海經濟、邵陽縣的茶油飄香……全市各縣市區(園區)「一主一特」產業布局基本形成,特色產業如同璀璨的星辰,點綴在邵陽的天空中,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將九大產業鏈調整優化為七大產業鏈。如今裝備製造、特色輕工、生態綠色食品、數字經濟(新型顯示)、大健康、循環經濟、精品文旅七大產業鏈齊頭並進,產業訂單不斷,為邵陽經濟賽道增添源源不斷的力量。
此刻的邵陽,既有七大產業鏈迸發的「硬核動能」,也有林間新芽萌動的「綠色算法」;既聽得見流水線上智能製造的鏗鏘鼓點,也看得見竹海茶山間文旅融合的裊裊炊煙。邵陽正用實踐驗證着全域經濟奔跑的深層邏輯:萬千溪流各展其勢,終將激盪出奔向四海的磅礴力量。
奔向精彩未來
「一二一、一二一,邵陽跑團,越跑越強。」3月16日,邵陽跑團的成員們嘹亮的口號,響徹於體育新城周邊的跑道。「奔跑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方式,更是一種精神追求。」看着在春天裏奔跑的夥伴們,邵陽跑團團長陳波如是感慨。春意闌珊處,春花爛漫時,在邵陽市鄉間田野上、資江河畔邊、或者繁華街市中,隨處可見穿着運動服熱情奔跑的邵陽人身影。
「跑步是最『平價』且見效快的運動,跑步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是力量、耐力和配速。」堅持跑步20多年的邵陽跑團成員、體育老師劉江南向「萌新」跑友們分享跑步的經驗。而配速、力量、耐力,這不僅是科學跑步的三要素,更是邵陽奔跑精神的生動詮釋。
配速——永不服輸,跑出自我。
在跑步中,配速至關重要,每個跑步者都應跑出適合自己的速度,初始慢,留有餘力,越跑越快。邵陽當前的計劃發展軌跡與科學跑步的配速理念不謀而合——前期以"跑團經濟"為起點,通過舉辦"奔跑吧·邵陽"等群眾性體育活動夯實基礎,如同跑步初始階段適應階段,穩紮穩打、不斷蓄力。待形成品牌效應後,逐步引入全國性賽事和文化活動,發展壯大體育產業,實現邵陽經濟發展加速度。
力量——創新驅動,跑得更遠。
力量看起來與跑步無關,卻是跑者跑得更輕鬆不受傷的保障,唯有強壯肌肉才能跑得更好更遠。就如創新是邵陽在各個領域跑得更好的關鍵要素。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湖南首個分中心落戶邵陽;各院士專家工作室落戶邵陽,提供創新「源泉」……近年來,邵陽在科技創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推動產業鏈向科技化、智慧化延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讓邵陽在城市管理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布局優化等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
耐力——因地制宜,穩中求進。
科學跑步中,要求跑者提升心肺功能,耐力「加持」讓跑者能夠跑得更久更遠。就如邵陽城市發展並非一蹴而就,必須因地制宜,穩紮穩打。在新邵縣,綠色循環產業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實現了經濟、就業雙增長;綏寧縣依託豐富的竹資源,大力發展竹產業,形成了從竹材加工到竹製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全國知名的竹產業基地;邵東市開拓「小五金」市場,融入全球貿易大發展格局;邵陽縣建立了茶油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電商平台將茶油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到海外市場。這些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證實着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精準「跑道」,才能擁有足夠的底氣,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奔跑吧·邵陽』以市縣聯動的『新春第一跑』為示範,通過推動形成『家庭跑、小區跑、行業跑、校園跑」的立體參與體系,壯大邵陽跑團,進一步激發市民參與熱情,提升兩個人均目標:人均壽命和人均健康壽命;人均收入。從而打造『跑步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的跑友來到邵陽。後續將推動各個縣市區舉辦特色跑步活動,挖掘特色精品路線,盤活本土特色文旅資源。朝着『自己跑起來,舉辦跑團大會或相關跑步裝備博覽會,發展壯大體育產業形成新業態』不斷努力,全面激發文旅新活力。」3月17日下午,「奔跑吧·邵陽」組委會副主任、邵陽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段雪梅帶隊來到羅塘村和寶慶森林公園考察時說。
金黃的油菜花田上,微風拂過,花浪翻滾,一條紅色跑道,於花海中蜿蜒至遠方。當前,古城寶慶,正以「加速前進,奮勇突破」的韌性,在不同的跑道上,奔向更精彩的未來。(來源 《邵陽日報》 作者 蔣玲慧 袁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