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的賽道上,山西省太原市工信局正以雷霆之勢,推動工業發展「一路狂飆」。3月26日,在太原市政府召開的「權威部門話發展」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太原市工信局副局長李河公布了2024年的亮眼「成績單」,並為2025年的工業發展繪製了一幅宏偉藍圖,一系列舉措令人眼前一亮。
回顧2024年,太原工信系統面對市場需求不振、重點行業低迷等重重困難,沒有絲毫退縮,反而逆勢上揚。規上工業增加值成功「逆襲」,增速由負轉正,宛如一場漂亮的「絕地反擊戰」。這一年,全市有效投資工業項目多達424個,完成工業投資369.3億元,同比增長24.7%,在全省一騎絕塵。圍繞「1233」重點產業鏈體系實施的「五清單」作業,成效顯著,9條市級產業鏈全口徑產值佔全市工業約70%,成為工業發展的「穩固底盤」。
展望2025年,太原市工信局「放大招」,從五個關鍵維度精準發力,開啟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穩增長,築牢工業發展「壓艙石」。今年,太原把穩增長視為首要任務,全方位「火力全開」。在區域上,尖草坪、萬柏林等縣區以及綜改區、中北高新區成為「先鋒部隊」,挑起發展大梁;行業層面,煤炭、鋼鐵、焦化等傳統行業深挖潛力,釋放新活力;企業端,晶科、太重等產值大戶滿負荷生產,厚生、百信等潛力企業全力衝刺產值翻番,富士康等企業訂單也有望向太原傾斜;項目建設方面,晉科大矽片、亞鑫高端電子新材料等項目加速投產,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擴投資,激活發展新動能。「重大項目建設年」的號角已經吹響,太原工信局將滾動推進項目建設,推動爍科晶體碳化矽單晶等60個在談項目簽約,上海征世CVD金剛石半導體產業化等34個謀劃項目落地,均和雲谷·太原智能電機港等37個新建項目開工,太重新能源叉車等124個續建項目達產達效。同時,積極探索與綜改區的合作新機制,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爭創國家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全力對接產業轉移項目,為工業投資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強主體,打造企業「雁陣」集群。太原將全面梳理規上企業情況,構建「龍頭引領、中堅支撐、後備跟進」的企業梯隊。對10億元以上的「大塊頭」企業,支持太鋼、太重等龍頭繼續做大做強,助力惠科、比亞迪衝刺百億規模;1億元到10億元的企業,推動它們圍繞重點產業鏈深度合作,加速數轉智改;針對億元以下的企業,提供融資、訂單、技術改造等「靶向」服務,助力它們跨過億元門檻,形成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育鏈群,構建產業「強磁場」。今年,太原將深化「鏈長 + 鏈主」工作模式,分產業鏈繪製「三圖」「六清單」,精準推進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高端金屬材料產業鏈推進「新材料 + 大數據」融合,先進碳基材料產業鏈突破關鍵技術,新能源產業鏈構建「純氫」鋼鐵生產用能體系……九條產業鏈各展所長,共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增動能,注入發展「新血液」。太原將實施產業創新、實數融合、綠色低碳轉型專項行動。推進創新平台「雙百升級」,開展「5G賦能千行百業」路演,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製造業中試驗證平台和5G工廠。同時,持續推進綠色工廠、園區、供應鏈建設,助力傳統行業綠色轉型,讓工業發展更具活力與韌性。
此外,太原在中小企業發展、專業鎮建設和消費品工業提質增效方面也有「大動作」。推動中小企業上規升級、創新發展和數碼化轉型;推動省級專業鎮提質壯大,新增省級和市級專業鎮,提升專業鎮影響力;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壯大經營主體規模,推動特色化集群化發展。(牛建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