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春分時節,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大靈山巔雲霞織錦,油菜花田次第綻放。黃燦若霞,漫山遍野潑灑成徽州春日最濃墨重彩的畫卷。浸潤千年徽韻的靈秀之地,正以「花為媒、山為骨、文為魂」的詩意姿態,迎來長三角地區踏春賞景的八方賓朋。
循着青石板鋪就的徽饒古道蜿蜒而上,但見層巒疊翠間,山花如星子墜落凡塵。李白筆下「桃花流水窅然去」的意境在此重現:桃花潭畔落英逐水,古亭飛簷斜挑一簾春色,更有身着青花布衣的演繹女子穿行其間,飛舞悠揚,恍若從仇英《桃源仙境圖》中走出的徽州舊夢。
大靈山的春日,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文化的覺醒。大靈山度假區深挖徽文化精髓,將非遺活化融入山水之間。
靈山書局墨香浮動,陶繪大師現場演繹「輕研徽墨細琢方池」的匠心。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上海遊客李女士不禁輕嘆:「這哪裏是看花?分明是讀一卷立體的《牡丹亭》。」
「欲問春歸何處覓?且向靈山深處行。」這個春天,大靈山旅遊度假區以花為筆、以文為墨,在綠水青山間書寫着新時代的徽州故事。(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薛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