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乘春風浩蕩時 揚帆博鰲正當時
2025年3月25日至28日,中國外交的重要平台博鰲亞洲論壇將再啟盛會。這場東方盛會以「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為主題,不僅精準抓住了時代脈搏,還將再次讓世界聽到中國堅持推動對外開放的鏗鏘足音和新脈動。
3月28日上午9點,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第十屆「宗教和合與文明互鑒」分論壇將再乘春風,如約而至。屆時,來自中國海峽兩岸,以及日本、韓國、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6個國家12位重量級宗教代表和權威學者,將以圓桌會的形式圍坐一堂,圍繞主題「百千法門 同歸方寸——佛教典籍數字化工程的探討與展望」,共同探討在數字化浪潮的當下,各國佛教界與社會各界精英緊密攜作,助推全球佛教典籍數字化世紀工程邁上新台階,推進新時代佛教中國化走深走實,加速千年佛教典籍煥發數字新生。
每屆宗教分論壇的對話嘉賓均來自世界各大宗教代表與業界精英,也是每屆分論壇的圈粉熱點。本屆分論壇以圓桌會的形式舉辦,嘉賓陣容強大,他們分別是: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副主席、世界宗教和平組織聯合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演覺,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釋光泉,中國中華書局古聯(北京)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總編輯朱翠萍,中國台灣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董事長、台北藝術大學與法鼓文理學院名譽教授釋惠敏,中國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宏祥,日本淨土宗宗務總長川中光教,日本淨土宗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戶松義晴,韓國曹溪宗高麗大藏經研究所名譽理事長宗林,泰國副僧王、泰國最高僧伽委員會委員、金山寺主持帕·蓬瑪西提,緬甸僧伽大導師委員會主席桑迪瑪毗旺薩,斯里蘭卡科倫坡崗嘎拉瑪寺廟首席住持阿薩吉(排名不分先後)。
令人期待的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印順,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宗教分論壇發起人之一、惟一連續出席九屆分論壇的嘉賓,將以嘉賓兼主持人的身份與諸位嘉賓交流對話。
相信,屆時來自六個國家和地區的12位高僧大德與文化學者,將為全球億萬宗教人士帶來一場千年佛教文化與前沿數字科技交融賦能的思想盛宴,再書博鰲宗教分論壇的精彩華章。
2024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印順法師曾提交《關於加快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數字化建設的提案》,提出讓中華傳統文化典籍與數字化共振,以數字賦能,為經典新生,為文明留存,賡續中國民族文化血脈,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佛教典籍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又是世界上惟一同時擁有漢傳、藏傳和南傳三大語系佛教傳統的國家,且在經濟、文化、科技、信眾人數等多方面都居於領先地位。中國佛教既有能力,也有責任站在全球佛教的高度進行新時期的佛典數字化工作。
▲印順大和尚將整理好的《柬埔寨高僧漢譯佛經典藏》贈予柬埔寨法宗派僧王布格里長老。
這不僅有利於發揚中國佛教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推進新時代佛教中國化走深走實,也有助於加強與亞洲有佛教信仰傳統國家的友好交流,推動民間交往,促進民心相通,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作為世紀工程,全球佛教典籍數字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文化傳承與研究,典籍整理與保護,多國佛教人才培養等等多方面的複雜課題。
印順法師擔任院長的南海佛學院,近年來一直致力於保護挖掘、研究整理全球佛教典籍的工作,其中之一的譯經回傳項目,目前已將3位柬埔寨古代高僧傳入中國的佛教經典全部重新整理刊印。
印順法師推動發起的南海佛教圓桌會秘書處,聯合柬埔寨、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老撾等國家的宗教文化界,共同啟動了《南海佛教史》的編撰工作;印順法師擔任院長的本煥學院與中國平安集團聯合發起開發一體化AI篩查工具書《中華佛教大辭海》等等,為全球佛教典籍的數字化工程做出積極貢獻。
尤為值得一提的,自2017年以來,南海佛學院陸續招收培養了來自老撾、蒙古、柬埔寨、尼泊爾留學生共計106名,其中90%以上通過HSK漢語水平考核。相信,未來這些留學生會為全球佛教典籍數字化工程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雪竇山宣言》首倡實施佛教典籍數字化工程,加強國際合作,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條件下佛教典籍數字化創新發展路徑。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宗教分論壇將繼續圍繞佛教典籍數字化工程這一主題,匯聚多方智慧,共同探討佛教典籍數字化的路徑與方法,助推這一世紀工程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歷「九」彌新,蓄「十」待發
2015 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賦予了博鰲亞洲論壇新的使命、新的追求。也正是在這一年,在中央統戰部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在海南省委統戰部等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博鰲亞洲論壇「宗教和合與文明互鑒」分論壇應運而生。
彼時,中國正以「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合作,宗教分論壇被賦予「以文化促經濟、以民心通促合作」的使命,以宗教文化為紐帶,架起跨文明對話的友好橋梁,不僅填補了博鰲亞洲論壇在人文領域的空白,更成為亞洲宗教與文明對話的標桿性平台。
從2015年初試啼聲,以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推動與全球各大宗教的和衷共濟,加強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博鰲亞洲論壇宗教分論壇,已經圓滿舉辦了九屆,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九轉功成。尤其是第九屆博鰲亞洲論壇宗教分論壇,與會嘉賓規模創歷屆之最,來自7個國家的9位宗教代表,首度採用圓桌會的形式研討交流,佛教漢傳藏傳南傳三傳高僧心手相牽,中韓日禪宗大德千里同好。
九屆博鰲亞洲論壇宗教分論壇,不僅有融匯佛教漢傳、藏傳、南傳大德高僧同台對話、同心同行,也吸引了世界三大宗教代表建言獻策、謀求共識;不僅有諾貝爾獎科學家與神學家,國學大師與傳媒大咖的精彩對話,也有儒釋道、東西方,各類觀點如切如磋,啟迪智慧、賦能當下。
不僅努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更與泛南海諸國開展多領域的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活動,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建設融入宗教和合的力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文明互鑒的智慧,為共建世界文明百花園同願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