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蕪馬宣如何迎難而上,推動高質量協同發展?

蕪馬宣如何迎難而上,推動高質量協同發展?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5-03-26 09:24:14 來源:香港商報網

    蕪馬同城化、蕪宣一體化是安徽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蘊含着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要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蕪湖、馬鞍山、宣城(以下簡稱「蕪馬宣」)三市仍需在行政協調、產業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均衡化、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迎難而上。

    1.建立高效的區域協同機制,打破行政壁壘。

    構建跨市協調平台,提升決策效率。蕪馬宣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劃,各自有獨立的政府管理體系、財政預算和發展規劃。要實現真正的一體化發展,必須建立高效的跨市協調機制。

    建議借鑑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經驗,設立「蕪馬同城化發展協調委員會」、「蕪宣一體化發展協調委員會」,由三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統籌規劃、政策制定、項目審批等事務,確保各項政策的落地執行。

    推動政策協同,優化資源配置。在土地利用、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三市應加強政策協同,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在招商引資方面,可以建立統一的產業准入標準,避免惡性競爭,形成互補發展的格局。此外,在財政支持上,安徽省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跨市合作項目,鼓勵企業在三市間合理布局生產和研發基地。

    2.深化產業協同,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明確產業分工,避免同質化競爭。蕪馬宣在產業結構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在製造業領域。要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必須明確各自的產業定位,形成錯位發展。

    建議蕪湖依託奇瑞汽車、三隻松鼠等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和現代服務業。馬鞍山發揮鋼鐵產業優勢,推動綠色鋼鐵、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升級。宣城依託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基礎,發展高端製造和科技創新產業。通過合理分工,三市可以形成互補關係,提升整體競爭力。

    構建跨市產業鏈,提升協同效應。推動蕪馬同城化、蕪宣一體化,關鍵在於構建完整的產業鏈生態。

    蕪湖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較為完善,但仍需馬鞍山的鋼鐵材料供應和宣城的電子信息技術支持。三市可以聯合設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推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提升整體產業鏈競爭力。

    此外,江北新興產業集中區與馬鞍山鄭蒲港新區的聯動發展,將為高端製造業、現代物流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鄭蒲港新區作為安徽省重要的港口經濟區,與蕪湖港的協同發展,將提升區域物流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強對長三角乃至全國市場的輻射能力。

    3.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城市承載力。

    推進交通一體化,構建「半小時通勤圈」。交通是推動城市同城化、一體化的關鍵。目前,蕪湖與馬鞍山、宣城之間的交通聯繫仍有待加強。目前,蕪湖與馬鞍山之間的軌道交通尚未完全打通,城際鐵路建設進度較慢,導致兩地之間的通勤便利性仍有待提升。

    未來,三市應加快推進合蕪馬城際鐵路、蕪宣城際鐵路建設,形成「半小時通勤圈」,提升城市間的通達性。此外,優化公交線路、共享單車等公共交通體系,提升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整合物流資源,提升區域競爭力。蕪湖港是長江流域的重要港口,馬鞍山的鄭蒲港新區也在加快發展,但兩地的港口資源整合尚未完全實現。如果能夠加強港口聯動,優化物流體系,將有助於提升區域物流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例如,可以設立「蕪馬宣港口聯盟」,推動港口資源共享,提升整體競爭力。

    4.推動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升居民幸福感。

    促進教育、醫療資源共享。蕪湖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擁有較為豐富的教育和醫療資源,而馬鞍山、宣城在這方面相對較弱。未來,三市可以在教育、醫療等領域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

    推動三市高校聯合辦學,鼓勵蕪湖的安徽師範大學、安徽工程大學與馬鞍山、宣城的高校開展合作,提升整體教育水平。建立跨市醫療合作機制,推動三市醫院資源共享,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蕪湖三甲醫院在馬鞍山、宣城設立分院,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

    優化社保、戶籍政策,促進人口流動。推動蕪馬同城化、蕪宣一體化,需要在社保、戶籍等方面實現更高程度的融合。如何實現三市社保體系的互認互通,如何優化戶籍遷移政策,如何確保跨市就業人員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務待遇,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可能會影響人口流動的便利性,進而影響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5.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生態友好型城市群。

    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推動綠色發展。蕪馬宣均位於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至關重要。未來,三市可以聯合推進長江沿岸生態修復工程,加強水資源保護,推動綠色製造業發展。例如,馬鞍山的鋼鐵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強環保措施,減少污染排放。

    發展低碳經濟,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安徽省提出要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三市可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例如,蕪湖可以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馬鞍山推動綠色鋼鐵產業升級,宣城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形成綠色產業鏈。

    協同發展,前景無限。未來,蕪馬宣三市應加強政策協同,推動重點項目落地,確保同城化、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此一來,蕪馬宣必將能夠真正釋放區域發展潛力,打造長三角新的經濟增長極,更好地促進安徽乃至全國的高質量發展。(港商快評)

    頂圖:安徽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截圖。

責任編輯:嚴燕紅 蕪馬宣如何迎難而上,推動高質量協同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