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由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與德化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瓷韻同源 匠心傳承 泉台(德化)陶瓷文化交流活動」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舉行。
鄭國防與方俊欽共同為「德台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揭牌
現場,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與德化縣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共同為「德台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揭牌,今後雙方將從展覽、文物保護與研究、文化交流與推廣、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德台陶瓷文化淵源十分深厚,明代起便有德化人入台建窯燒瓷,陶瓷產品更是暢銷台灣地區。」德化縣委書記方俊欽說,閩台緣博物館是兩岸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平台,「德台陶瓷文化交流中心」落戶於此,將有利於推動兩岸陶瓷文化技藝的交流與互鑒,促進德化與台灣民眾情感的交融與升華。
作為台灣陶藝師代表,來自高雄、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李詩維發言中倡議更多台胞走進德化,她希望兩岸陶瓷文化交流能夠日益深入,用手中的泥土和火焰,創作出更多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特色的陶瓷作品。
隨後,台灣和德化的陶藝師賴智忠、蘇巧龍、林劍武發布了「哪吒」「成功」「如意」等各具特色的「大師IP+」新品,連德理、查彩端、張麗嬌和林連四位大師現場展演雕塑、捏花、手繪和拉坯等制瓷技藝;而來自德化、台灣的150件陶瓷作品入藏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包括走紅全網的連德理作品「玉漱公主」、「許派」第六代傳人——許瑞峰作品「人生得意須盡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高技能人才陳明良作品「慈善媽祖」、台灣陶藝家汪日清作品「剛正不阿」等。
「當我們觸摸德化的『中國白』和鶯歌的釉色斑斕,指尖流淌的不僅是泥土的溫度,更是跨越海峽的文化基因。」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長鄭國防表示,此次活動是海峽兩岸陶藝大師攜手弘揚中華優秀陶瓷文化的一件盛事,也將成為深化泉台文化交流合作的新起點。博物館的使命既是珍藏歷史,更是接續未來。今後,閩台緣博物館將全力為傳承兩岸民間技藝、賡續文化基因創造優質平台、提供良好服務。
活動結束後,現場觀眾移步位於博物館三樓展廳的閩台陶瓷藝術精品展,一件件巧奪天工的陶瓷作品讓人眼前一亮。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前段時間在國家博物館裏「火出圈」的「玉漱公主」雕像,她的頭髮絲根根分明,裙襬飄逸靈動,「遠看是紗,近看是瓷」,每一處細節都傳遞着創作者的獨到匠心。「該作品取自電影《神話》中的玉漱公主形象,是我在和家人閒聊中產生的靈感。」創作者連德理介紹,該作品對瓷泥的塑性、工匠的手藝和燒制的溫度都有很高要求,「玉漱公主」的衣服僅有0.2毫米薄,頭髮是他和愛人一條條搓出來、接上去的,創作過程中,他們連呼吸都不敢太用力,希望能借此作品展現中國古典女性之美、德化白瓷之美。(張繁榮 許澤龍 林穎傑)
頂圖:「瓷韻同源 匠心傳承 泉台(德化)陶瓷文化交流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