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出現在春晚現場並上任成都文旅榮譽局長的「花花」,多次擔任重慶市多項活動大使的「渝可」「渝愛」,從韓國歸家的「福寶」,再到在廣州新出生的「妹豬」……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大熊貓熱」,也催生了「大熊貓經濟」,大熊貓文創產品層出不窮。茶山有一家毛絨玩具企業就牢牢把握住大熊貓這一文化IP,創新推出多款擁有自主版權的大熊貓毛絨玩具,推動企業快速發展,也以潮玩為載體助力中國文化的傳播,它就是東莞市美琳玩具有限公司(下稱「美琳玩具」)。
精心設計 大熊貓「七寶」在線下熱賣
走進美琳玩具的生產車間,不同大小、不同形態的大熊貓毛絨玩具幾乎堆積成山,甚至都要「淹沒」正在車縫的工人。這些大熊貓毛絨玩具都是美琳玩具接到的來自各大景區、動物園、商超、書店的訂單。在這些大熊貓玩具裏面,與普通黑白配色不同的白棕色大熊貓毛絨玩具特別顯眼,該公司總經理李正花介紹稱,這正是他們推出的最有代表性的一款大熊貓毛絨玩具「七寶」,其銷量也十分亮眼。
大熊貓「七寶」是以真實大熊貓七仔為原型開發設計出的一款仿真類大熊貓玩具,外形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還原出了七仔的獨特神態,硅膠爪墊也增加了玩偶的真實感。
雖然做大熊貓毛絨玩具的企業非常多,但是李正花認為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設計的大熊貓都是通過電腦建模,不僅形態更加逼真,也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證不會和其他企業生產的大熊貓形象重複;就『七寶』而言,我們在熊腳部分,使用了現在很流行的硅膠元素,更加具有質感,『七寶』的眼睛特意設計了斜眼的效果,呈現出一種可愛的『偷感』,這些我們都研究了很久。」
文化賦能 從代工到打造自主IP
李正花透露,她1995年來到東莞茶山,當年在一家韓資玩具廠擔任翻譯,之後,還去到不同的玩具廠擔任生產管理。在30歲那年,也就是2004年,她決定創業,選擇在茶山開了自己的玩具廠。「當時對玩具行業比較熟悉,所以自己創業開的就是玩具廠,而且當時茶山的玩具行業供應鏈、熟練工人等配套齊全,再加上我的客戶也都在東莞,所以就選擇在茶山創業。」李正花稱。
一直到2023年之前,美琳玩具做的訂單都是代加工。但是,李正花逐漸意識到,只做代加工只會讓企業處於越來越被動的位置,「因為東莞的工人和各方面的成本都在提升,代加工的性價比也會越來越低,只有做自己的品牌,才有出路。」於是,李正花決定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一開始李正花嘗試購買IP開發,不過收效甚微,直到她留意到「大熊貓熱」。作為國寶,大熊貓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是自帶流量的文化IP,北京冬奧會的「冰墩墩」、大運會的「蓉寶」,還有各式各樣的暢銷的大熊貓文創周邊,都彰顯出大熊貓巨大的文化影響力。而自己工廠也有七、八年做大熊貓玩具的代工經驗,於是李正花就開始開發設計自己的大熊貓毛絨玩具,一方面反覆設計打磨玩偶的形態,另一方面細心挑選毛料、充絨,力求最大程度還原大熊貓可愛的形象,同時保證玩偶柔軟度和安全性。
新產品設計出來後,李正花也將它們帶到展會上「試水」。「2023年底,我們帶着自主設計的新款大熊貓玩偶去參加了一個迪拜的展會,沒想到當時非常受歡迎,當地的採購商還有國內的參展商,都在預定我們的樣品,可以用『搶購』來形容。」正是因為這次展會,李正花更加堅定做自己的大熊貓產品,打造以「匯美琳」「熊貓菲菲」為商標的毛絨玩具品牌。
專注研發 力爭今年自主品牌產值翻倍
目前,包含「七寶」在內,美琳玩具已經擁有20多個與大熊貓毛絨玩具相關的自主版權,成為促推企業發展的「新引擎」,也通過這些優質產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2024年該企業自主品牌的產值約1000萬元,雖然自主品牌的業務仍在起步階段,但是李正花有信心,預計今年企業自主品牌的產值能夠達到2000萬元以上。
「我們今年的主力放在B端,例如景區、商超等,這些線下消費的核心場景可以很好地增加產品的曝光度。」李正花還表示,「我們今年還會把產品的細節做得更好,提升產品的品質,力求讓消費者的體驗感更好,希望能夠給每個購買我們產品的消費者帶來一些溫暖的情緒價值。」(記者 冷運軍 通訊員 李綽芝 謝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