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撐,是構建「一主一副、兩翼聯動、多點支撐」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堅實底盤。
日前,中共江西省委辦公廳、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稱《若干措施》),對各設區市發展縣域經濟明確了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
《若干措施》圍繞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量、提升縣域功能和品質、夯實鄉村全面振興基礎支撐、強化改革賦能激發動力活力、加強政策支持保障5個方面,推出了20項具體政策舉措,旨在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承載能力和綜合實力,加快構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競爭力強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
《若干措施》提出,要強化規劃政策引導,引導縣(市)集中資源發展1-2個主導產業,聚力打造一批產業競爭力強、要素集聚水平高、發展後勁足的經濟強縣;引導縣(市)聚焦智能製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功能食品、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細分領域,因地製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城鎮建設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以建設南昌都市圈、贛州省域副中心城市、九江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及上饒、宜春區域中心城市等為引領,支持區域內縣(市)全面對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規劃和建設,發展成為鄰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的衛星縣城。
《若干措施》還提出要做好「土特產」文章,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引導縣(市)集中力量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一批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贛鄱正品」全域品牌;鼓勵優質農產品開展綠色、有機認證,支持建設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園、食品工業園,推動更多縣域特色優質農產品進入高端商超和高端餐飲企業,打響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
此外,在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引導縣(市)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規範地方招商引資政策,更高水平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支持招大引強,對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或突破的縣(市)政府按規定予以獎勵;鼓勵與發達地區合作共建「飛地園區」,健全轉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機製;支持企業參加境內外重點展會,鼓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打造一批縣域跨境電商園區。(記者 黃淩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