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黃錦輝和范駿華繼去年成功提交並獲立案的中醫藥提案後,今年再度提出相關議案。同屬「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成員的劉智鵬、吳宏偉及吳傑莊亦聯署支持。身兼選委的聯席會議召集人黃炳逢表示:「非常感謝幾位全國政協委員能夠為關心中醫藥傳承、創新及發展的聯席會議成員及各界人士反映意見,希望一起為中醫藥這件大事出謀劃策,尋求突破!這次兩位政協委員的提案,循著國家繼續深化改革及守正創新的大政方針,直指我國中醫藥發展的若干瓶頸而作出建議,給各界參考研究。」
黃錦輝的提案聚焦建立中醫藥專業自主管理體系。他指出,中醫藥因體制局限陷入「以西管中」及「西化求存」困境,建議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升格至正部級直屬國務院,建立「中醫主體性」評價與監管體系,並成立國家級專家顧問委員會審定標準規範;推行「經典回歸」教育與臨床改革,規定中醫院校經典課程佔比並設雙軌考核制度;三甲中醫院試點「純中醫病房」,限制西醫隨意介入,並探索以症狀緩解率為核心的療效評估模型。
范駿華的提案則倡議構建中國主導的國際中醫藥標準體系。他認為,在中醫藥國際標準及文化承傳方面,要防止陷入「源頭在華夏,話語權歸西洋」的局面。
針對標準主導權流失、臨床準則「舍己從人」、西方「循證醫學」主導中醫評價體系,以及中醫西化等問題,范駿華建議設立國際中醫藥標準機構,成為全球中醫藥標準制定及聚合之最高權威組織,有序建立以中國主導的「國際中醫藥標準」;創立「中醫藥標準制定雙軌制」,兼顧傳統理論與現代應用;在香港設立「中醫藥國際認證中心」,推出全球首個中醫藥從業者資質及標準認證;建立「中醫臨床證據模式」,包括設立「世界中醫臨床資料中心」;啟動「中醫藥文化主權捍衛行動」,設立「中醫藥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他強調,主導國際標準有助提升中國在全球傳統醫學領域的話語權,香港可作為戰略基地推動此體系。(中通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