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今日(26日)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創造就業機會、推廣人工智能的措施,並嚴格遵守「量入為出」理財原則,對此表示歡迎,相信能維持公共財政可持續性。
學會提到,凍結公務員薪酬能平衡節省經常性開支的需求與維持公務員士氣,減少對私人市場薪酬的影響。各部門不應僅削減固定數量職位,而應運用人工智能和科技來提升效率,同時考慮重新部署職位。
學會續稱,歡迎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和投資推廣署努力吸引海外企業來港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會方認為政府必須投資於培育和提升本地人才的技能,以確保香港在未來經濟發展中能保持競爭力。
政府預計海外人才每年將為香港經濟注入約340億元,相當於GDP約1.2%。學會促請政府應策略性地利用這些經濟利益,包括鼓勵僱主與專業組織建立夥伴關係,開發針對特定行業需求的定制培訓計劃;為積極參與員工培訓的公司提供補貼,如稅務減免或根據培訓人數及獲得的技能提供額外資助,同時考慮對在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等優先領域的培訓提供全額資助。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表示,支持政府全力「搶人才」的措施,並呼籲持續改善各項人才計劃,使申請流程變得更為便利。政府可通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和人才清單來引入更多人才,也呼籲人才服務辦公室制定策略以吸引海外,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人才。CEPA未來應進一步擴展專業資格互認,以促進高端科技專才流動。學會建議改革持續教育基金,涵蓋更多微證書課程,例如推廣人工智能和技術等新興領域的微證書,這將幫助更多學員獲得市場需求的最新技能。由於香港長遠來看必須培育本地勞動力,會方鼓勵政府和僱主引入更多家庭友好工作安排,減少員工流失。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會長孔于人表示,財政預算案強調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對工作場所和人力資源規劃帶來革命性影響。僱主在考慮是否於工作場所應用人工智能時,必須考量其運營模式、企業文化和員工是否具備足夠培訓以適應這些變化。他期待政府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