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聖若瑟書院150周年校慶,今日(23日)舉行開放日,題為「Obelisk」。校友暨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認為,師弟們現時所擁有的設備或科技是以往夢寐以求,故寄語他們把握這黃金時候真的努力闖一番事業。
聖若瑟書院校長郭迪民致辭,很榮幸邀請到一些傑出校友如新世界發展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杜惠愷、立法會議員林健鋒、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前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石永泰和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來到150周年校慶典禮。他更點出校方榮幸邀請到1981年學生盧煜明分享其見解,而今天開放日主題「Obelisk」象徵力量和耐力,並感謝學校不同人員為活動成功舉行所作的工作,期望各位一起紀念150年的歷史,團結一致、勇敢地邁向未來。
聖若瑟書院校長郭迪民致辭。
盧煜明致辭時提到作為80年代初畢業的校友,回到這熟悉的校園令他滿懷念舊之情。聖若瑟書院是盧煜明發展兩項畢生享受的興趣,第一是在圖書館埋下對科學熱愛的種子,老師是第一位教導他有關DNA知識。第二樣興趣為攝影,以往經常花很多個小時在黑房工作。至於過去150年,世界經歷前幾代人難以想像的快速變化,遺傳學、疫苗技術、人工智能、量子運算等領域都有驚人進步。書院在150年間仍能受時間考驗,感動一代又一代學生的心,秉持約瑟芬勞動和美德的精神。他祝願學校繼續塑造年輕學生未來,他們將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想法改變世界。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發言。
盧煜明續稱,對今年回校有很多感觸,今年標誌「Obelisk」像埃及的一些很高石柱,顯示學校幫助學生建立其事業,同時學校能在歷史洪流站着。他認為聖若瑟書院提供最大的寶藏是建立根基開始學懂思考,因科學家經常要有創意想法。至於AI未來會在社會每一個層面應用,要有責任地學習,相信它是人類眾多科技中最重要突破。盧煜明更認為科創方面愈早有經驗愈好,故幾年前贏得科學突破獎時已把部分獎金捐給聖若瑟書院提升實驗設施,未來小學都會重建,將捐款建立一個實驗室,而專利權是創科重要一環,由中學開始教授,希望師弟們能早點接觸這方面東西。假如母校需要邀請自己回來向學生作分享,他很樂意,今年5月會有一個活動。
郭迪民透露,校方早幾年已進行一個項目去維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並於第一期時設立創科廊,有全新的Art Room、一個STEM Workshop和一個Community Room,希望將三者結合,大概有4000至5000呎空間,讓學生發揮天賦、建立對Stem或其他活動的興趣,提升創造力並組織各類型課外活動。(蔡啟文攝)
頂圖: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