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4日春運啟動以來,至2月20日,廣東高速公路累計車流量約2.81億車次,同比增長約8.5%。其中,深中通道車流量約381萬車次,日均車流量超10萬車次。
2025年春運,廣東以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為契機,精準挖掘交通運行演變規律,實現在線實時推演和短時預測,及時發布交通出行信息服務,有效支撐深中通道、南沙大橋等重點跨江跨海通道、重點路段實現安全暢順。
深中通道:行業數字底座賦能灣區路網管控
深中通道結合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契機,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骨幹高速公路網智能交通管控」項目,結合交通設施全要素數字化、交通運行現實與大規模路網實時在線仿真等先進技術體系,精準挖掘交通運行演變規律,實現在線實時推演和短時預測,構建精細化車道級、路段級、路網級多層級交通管控模型,保障了粵港澳大灣區跨海高速路網整體的交通流時空均衡,為春運期間群眾的出行提供有力保障,讓返鄉人員的回家路更加順暢、溫馨。
灣區管控平台藉助廣東交通行業數字底座的數據及能力,圍繞「態勢感知、預測預警、多層級管控、應急協同及出行服務」的高速公路網管控業務閉環,構建大灣區骨幹路網智能管控體系。平台圍繞安全、順暢、舒適、智慧運行的總體要求,建設完成交通態勢實時感知、車流量預測預警、多層級智能交通管控決策、交通安全應急聯動及出行服務5個子系統,支撐灣區骨幹路網的營運管理工作。
面向粵港澳骨幹高速公路網交通運行特性與出行需求,深中通道構建了多層級交通管控策略,採取「分區管控、區域聯動」的管控模式,實現先驗經驗與數據驅動並舉,創新灣區管控新範式。
分區管控:圍繞四條跨江跨海通道,將路網劃分為三個核心管控區,包括圍繞深中通道的「一通道六路」,圍繞虎門、南沙大橋的「兩橋八路」,及圍繞黃埔大橋的「一橋七路」,按照重點保障過江通道的交通通行安全與暢通的原則,基於「既有先驗管控經驗+交通仿真驗證」,形成了核心區聯動管控方案。
區域聯動: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路網春運大規模交通出行的需求,基於大數據模型驅動,輔以管控經驗與原則約束,構建了基於「智能體+規則」的管控思路框架。通過定義路網「管控單元」,並以「管控單元」為智能體從管控策略規則、道路運行狀態評價、全網最優化目標等方面建立計算模型與規則庫,並與大規模實時在線仿真引擎進行交互,生成全網聯動管控方案。
2025年春運接近尾聲,下一步,將結合大灣區骨幹高速路網春運大交通流等特點,進一步優化核心區管控策略,以及聯動區管控算法參數和算法規則,提升管控策略在複雜交通運行條件下的有效性。
隨着廣東省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示範工程的深入推進,進一步實現包含獅子洋通道在內的「六橋十八路」骨幹高速路網的「感、知、判、治」,提升路網通行安全和服務水平,切實踐行「安全、順暢、舒適、智慧」要求,打造路網管控的「廣東模式」,服務每一位大灣區骨幹高速網用路者。(記者 何嘉敏 通訊員 粵交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