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廣州市領導與市政協各界別委員代表、港澳地區市政協委員座談交流。10位委員代表為廣州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在座談會上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粵港澳三地將共同承辦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希望廣州市政協及廣大政協委員圍繞「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工作主線,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共同推動廣州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干出新作為。
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廣州市政協主席李貽偉出席座談會。
積極推進粵港澳教育合作
廣州市積極推進粵港澳教育合作,紮實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開辦了全國首家港澳子弟學校,探索出了被業界稱為「廣州模式」的港澳子弟學校辦學創新路徑與機制。
香港維港教育集團董事長鄧強光認為,港澳子弟學校很好地解決了港澳台僑、外籍人員和歸國創新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吸引港澳人士全身心投身於國家發展大局,同時又極大地發揮香港國際教育樞紐功能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教育示範區的聯動效應,是獨具大灣區核心競爭優勢的國際教育新生態。
為進一步吸引港澳籍高端教育人才來穗發展,鄧強光建議政府為符合條件的港澳教師提供人才引進政策支持,減輕其因兩地制度差異帶來的經濟負擔,增強港澳教育人才在廣州的工作與生活吸引力。同時,鼓勵港澳子弟學校與廣州優質學校合作,建立穗港澳拔尖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互補,以此加深穗港澳學生的互動,進一步提升廣州在大灣區教育融合的核心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在座談會上指出,高標準建設集「產教+科教」融合創新園、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園、數字化未來產業孵化孵育園於一體的「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是發揮港科大(廣州)特色優勢和區位優勢,提升地區競爭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落實廣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實現廣州市與港科大(廣州)合作共贏的重要舉措。
倪明選建議,高標準建設創新區要明確創新區發展定位,依託學校學科優勢、科研實力與輻射效應,構建「產教+科教」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圈;構建以全空間無人體系為核心的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生態。充分發揮南沙對接港澳的區位優勢和學校獨特的香港合作辦學背景,將創新區打造為港澳創科的重要延伸平台。
除此之外,霍啟文委員圍繞提升沙面文商旅產業發展、廖綺晶委員圍繞完善都市工業體系、鄧靜紅委員圍繞加快合成生物技術賦能美妝產業、龍天翔委員圍繞發展特色水上經濟、劉繼承委員圍繞打造「體育+」活力城市、馬發騰委員圍繞擦亮廣州「志願之城」名片、黃嘉祺委員圍繞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徐強委員圍繞加強學生接送安全管理議題建言獻策。
走出超大城市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新路
郭永航指出,廣大政協委員要凝心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動力活力。要凝心聚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攜手推動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合力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推動南沙開發建設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共同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共建世界級的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
郭永航稱,廣大政協委員要凝心聚力推進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建設,主動作為助力做好經濟工作,積極參與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籌辦全運會、實施「百千萬工程」、城中村改造、城市治理、增進民生福祉等重點工作,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科學謀劃「十五五」規劃獻計出力,推動廣州綜合實力和城市功能實現全方位躍升,加快實現蓄勢蓄能後的出新出彩,走出超大城市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廣州將一如既往為各位委員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優質服務。
孫志洋簡要介紹廣州今年重點工作部署,表示市直有關部門將認真研究吸納各位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希望大家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參政議政能力強的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廣州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 何嘉敏)
頂圖:座談會現場 (楊芳、李海、吳萬全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