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款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帶動下,2025年中國電影市場強勁開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21時14分,2025年度大盤票房(含預售)突破200億元,刷新中國影史年度票房最快破200億元的紀錄。截至目前,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超過北美票房,暫列全球單一市場票房冠軍。
內容為王
電影市場實現「開門紅」,主要得益於春節檔的強勁表現。優質內容和口碑效應是推動票房增長的核心因素。尤其是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表現出色,累計票房突破120億元,登上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首。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顯示,該影片滿意度為87.3分,為近兩年春節檔觀眾「最滿意影片」。
「一超」領跑,「多強」緊追。今年春節檔,《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等多部影片也表現不俗,體現了中國電影在題材上不斷創新,喜劇、動畫、現實題材等影片百花齊放,滿足不同觀眾的多元需求。與此同時,一些成功的電影IP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吸引大量忠實觀眾。
節假日電影票漲價一直是敏感話題,過去說起高票房,很多觀眾就會聯想到高票價。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50.86元,高於2024年同檔期49.18元的均價,但鮮少聽到因為票價引起的爭議。業內專家認為,觀眾的感受不是「貨不對板」而是「值回票價」,說明誠意之作不會被辜負,觀眾願意為高質量作品買單。
優質內容永遠是電影市場最重要的票房保障,看好電影依舊是觀眾不變的嚮往。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延續當前電影市場的好勢頭,必須持續滿足觀眾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元化的優質影片需求。
厚積薄發
縱觀開年電影市場,既有氣勢磅礴的神話史詩,也有緊張刺激的動作冒險;既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也有令人動容的家國情懷。中國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為電影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本土觀眾對傳統文化的強烈認同感,讓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電影獲得高度認可。
近年來,中國電影科技力量顯著增強,在特效、3D技術、虛擬現實等領域的應用不斷加深,增強了電影的視覺效果;IMAX、3D、4K等高新技術在電影市場的推廣,正不斷提升觀影體驗。加大對電影製作技術的研發投入,有望為電影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票房數字之外,中國電影全產業鏈開發能力日益增強。今年春節檔出現《哪吒之魔童鬧海》等爆款後,文旅市場緊跟熱點,哪吒周邊文創「一吒難求」,各地借勢營銷,挖掘整合相關文化資源,吸引遊客關注。影視文旅實現雙向奔赴,電影IP的商業價值不斷放大。實踐證明,通過電影帶動旅遊、文化等相關產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有利於拓展和延伸電影產業鏈,推動電影市場持續繁榮發展。
電影市場強勢開局,也離不開各項政策精準發力。此前,國家電影局等相關部門通過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春節檔,國家電影局聯合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聯等單位推出優惠活動,全國各地管理部門也推出各類電影消費券,激發消費活力;春節檔期間,從國家版權局到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版權保護,維護市場秩序。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帶來積極效應,不僅優化了觀影環境,激發了觀影熱情,還有效延長了消費周期。
乘勢而上
2025年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超過北美票房成績,暫列全球第一,展示出中國電影市場具備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中國作為全球最大且最具影響力電影市場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中國龐大的觀眾基礎為電影票房提供了強勁支撐。隨着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加,觀眾的觀影需求和消費能力持續提升,中國電影市場有望在2025年及未來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並在國際市場上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電影市場需要更穩固的基本盤。電影市場持續發展,需要觀眾需求與市場信心的穩定。專家認為,電影市場短期靠情緒,長期靠生態。要打造多樣化的電影創作生態,推出多元化的產品,以滿足觀眾多樣化的文化生活需要。市場要繼續培育「周末檔」消費,培養觀眾日常進影院的習慣。
中國電影要提高全球「能見度」。尹鴻認為,中國電影要立足於文化自信,在IP商業化、電影工業流程化等方面創新升級,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潛力,進一步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創造高額票房之外,通過參加國際電影節、中外合拍等方式,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推動中國電影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