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也就是LPR2月20日出爐。
2025年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仍為1年期3.1%,5年期以上3.6%。這意味着,LPR自2024年11月以來連續4個月保持不變。
LPR是銀行貸款利率標桿,它跟咱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論是我們買房貸款還是企業經營貸款,銀行要多少利息,都跟這個LPR有直接關係,它就好像是一個「市場指導價」。哪些因素決定LPR維持不變?傳遞出了怎樣的信號?今年,房貸還有可能繼續下調嗎?
在此前兩天,中國人民銀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分別開展了5389億元、4892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均為1.50%,與前期持平。由於目前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經成為LPR的重要參考,所以市場對於2月LPR維持不變有所預期。2月LPR報價繼續保持不變,市場人士認為,主要受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首先是當前政策利率保持穩定以及經濟景氣度上升。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王青:開年政策利率及LPR報價保持不動,根本原因在於去年三季度末一攬子增量政策出台,樓市回暖,經濟景氣度上升,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升至5.4%,比上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2025年年初以來,居民消費整體走勢平穩,1月信貸社融等金融數據開門紅。
整個2024年,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別累計下降0.35個和0.6個百分點。在LPR的帶動下,貸款利率穩步下行。最新數據顯示,
1月新發放企業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3.4%,比上年同期低約40個基點;
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80個基點。
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央行日前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溫彬: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替代了上季度的綜合運用7天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和國債買賣等多種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這表明後續降準降息仍值得期待。同時央行對融資成本的表述,由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轉變為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為實體繼續降低實際融資成本的態度更加清晰。
同時溫彬指出,今年以來,央行除了在春節前夕釋放流動性呵護跨節,其餘時間基本保持了流動性回籠狀態,並暫停公開市場國債買賣、再提「防止資金空轉」,逐漸引導市場修正對於「適度寬鬆」的預期。
儘管LPR已經保持4個月未變,但市場人士認為,降息預期依然存在,2025年LPR仍然有調降的空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到下半年再進行一次降息,對於我國央行來說,上半年降息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能夠在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同時提振經濟增速。引導中長期資金利率下行是有利於推動經濟復蘇,也有利於釋放更多的需求,提振經濟增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