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協七屆五次會議定於2月24日召開,會期3天。據悉,此次會議將圍繞「推動深圳平台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快深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組織兩場聯組討論,並邀請海外華僑華人代表、深港澳台商代表以及市民代表旁聽。
在會議召開前夕,深圳市政協常委、深圳碼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鼎隆博士接受香港商報採訪,針對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打造深圳基礎教育「創新名片」分享見解。
黃鼎隆關注到,深圳近年在基礎教育領域成績斐然,2024年新增17萬學位,新增數量和增速位居全國首位,普通中小學在校學生數已超北京和上海。黃指出,在規模擴張的同時,深圳基礎教育需要打造特色。黃鼎隆認為,可將深圳教育特色定位為「創新」,這契合深圳城市特色,也利於培養創新型人才。
當下,人工智能技術正推動教育變革,黃向記者分享道,今年一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特許學校委員會批准成立一所名為「無界學院」的新型學校,該校致力於實踐「人工智能驅動的自適應學習技術」,面向四年級至八年級的學生每天提供兩小時完全由人工智能教授的標準科目課程,使其成為全球首個純AI在線學校。他認為,深圳作為科技創新前沿陣地,應抓住機遇,以人工智能為支點,塑造教育新優勢。
黃鼎隆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在推動AI+教育創新應用方面,一是加大投入,市教育局應統籌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場景,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與學校合作,推廣AI空間、智能課堂等典型應用,並探索構建「雲端AI學校」;二是推廣「超級教師」項目,開發AI智能教學助手,試點「AI教師+智能教學助手」模式,同時加強教師培訓;三是制定教育數據應用與隱私保護規範,保障學生數據安全。
在支持AI+教育產業發展上,要發揮本地科創優勢,鼓勵校企合作開發產品,形成產業鏈;設立專項基金,扶持「專精特新」AI企業;利用本地教育市場,孵化面向全國的「AI+教育」新產業,打造產業集群。
此外,還要加強AI+教育平台與氛圍建設,通過舉辦論壇和科技節展示成果、吸引資源;構建跨學科協同平台,促進多方合作;建立社區參與平台,提升家校聯動,優化教育環境。
談及在「AI+教育」領域的深港合作,黃鼎隆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具備發展人工智能的獨特優勢,融合了軟件、硬件資源,高校雲集,且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日益緊密。深圳與香港教育系統各具特色,藉助AI融合兩者優勢,有望培養出兼具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人才,提升大灣區的創新競爭力。(記者:楊琪 圖:許傳軍 攝)
頂圖圖說:深圳市政協常委、深圳碼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鼎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