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再度獲內地跨境器官捐贈,八個月大女嬰祈祈昨晚(16日)在香港兒童醫院完成心臟移植手術,現時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醫管局今日(17日)會見傳媒公布手術詳情。
據介紹,院方上周六(15日)接獲通知有合適心臟,內地醫療團隊昨日由開始心臟獲取手術、經邊境管制站完成器官接收程序,再抵達兒童醫院,歷時大約兩個多小時,期間獲18個內地部門協調,較原本預計提早約1小時送達。兒童醫院團隊昨日下午2時許隨即進行心臟移植手術,至昨晚9時前完結,過程順利。
院方表示,祈祈過往病情反覆,未必容易在香港尋找合適心臟,今次是第三次開腔手術,有一定困難和風險,包括需要拆除原本安裝的雙心室輔助器,將移植的心臟缺血時間減至最短,最終手術效果良好,心臟功能運作理想,順利恢復供血,術後出血量少,醫護人員正持續監察傷口狀況,以及心臟和其他器官的配合。
女嬰的父親張先生說感謝相關部門、醫護團隊和捐贈者家屬,形容是一個奇蹟,認為這份愛和祝福將成為女兒日後繼續康復的力量。
醫管局:繼續優化恆常化機制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表示,自2022年底首宗跨境器官移植個案後,內地與香港建立密切溝通渠道和流程,完善每個環節,跨境運送器官流程相當複雜,需要處理好當中的細節,縮短將器官運送到港的時間,控制器官缺血情況。雖然今次只用兩個多小時將器官運送到港,但不會自滿,將繼續檢視流程,希望為未來制定跨境器官移植恆常化建立基礎。
被問到有關機制恆常化的時間表,鄧耀鏗說跨境器官移植涉及很多法規和程序,這兩次跨境器官移植個案累積一定經驗,不論日後是否落實恆常機制,最重要是如何將合適的器官盡快在合符兩地法規的情況下,運送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