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古老的非遺與青春的深圳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從除夕到元宵,再到即將到來的二月二龍抬頭,整個正月裏,非遺為深圳的「中國年」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打鐵花、祈福繡球、年畫、剪紙……一系列非遺活動不僅為市民和遊客帶來了獨特的文化體驗,也成為推動文旅消費的重要力量。通過創新舉措和豐富活動,深圳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展現了非遺的獨特魅力,為文旅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遺活動豐富多彩,吸引大量市民遊客
從除夕開始,深圳各區舉辦了形式多樣的非遺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參與。在福田區,深圳節日大道舉辦的「深潮共融」元宵奇妙會,融合了潮州非遺項目和深圳現代元素,吸引了43萬人次參與。活動現場,潮州刺繡、木雕、陶瓷等非遺技藝展示讓遊客流連忘返。
南山區錦繡中華民俗村舉辦的「錦繡喜粵燈會」,以53萬平方米的燈會現場為核心,展示了數十組璀璨燈景。世界之窗推出的「閃光迎新春」活動,首次引入非遺特色演出,如水上飛人、火壺表演和打鐵花等,為遊客呈現了一場水火交融的視覺盛宴。歡樂谷的「2025新春歡樂節」則推出了非遺打鐵花、火壺表演以及新春限定版大巡遊。
大鵬新區的「非遺大鵬年」活動通過「一天一主題」形式,展示了南澳舞草龍、麒麟爭霸賽、粵劇等非遺項目。遊客何新表示:「這些活動讓我對深圳的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強了對非遺的認同感。」
深圳還將非遺融入日常文旅體驗中。深圳博物館推出的「非遺文化月」活動,通過展覽、講座和手工體驗,讓市民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此外,深圳各區還定期舉辦非遺市集、非遺進校園等活動,推動非遺的傳承與創新。
科技賦能非遺,創新文化體驗
作為一座「未來之城」,深圳在非遺活動中融入了大量科技元素,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羅湖愛國路花市,AI機械臂寫春聯成為一大亮點,遊客可以現場定製屬於自己的春聯。南山荷蘭花卉小鎮的機器狗舞獅表演,將傳統舞獅與現代科技結合,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市民張森感嘆:「原來非遺可以這麼酷!」
福田區的《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通過VR技術讓遊客沉浸式體驗三星堆文化,成為春節期間的熱門打卡地。
此外,深圳節日大道的「破五」活動中,4隻充滿未來感的機甲醒獅與傳統醒獅共同起舞,成為活動現場的焦點。這種創新表達不僅吸引了年輕一代的關注,也進一步提升了非遺的市場活力。
為促進文旅消費,深圳市政府和企業聯合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和活動。深圳萬達聯動文旅單位及各品牌,舉辦「非遺市集」等活動,通過非遺與商業的結合,推動文化消費。福田區的非遺市集銷售額大增,印證了傳統文化在創新表達下的市場活力。
非遺的融入不僅為深圳的春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也推動了文旅消費的熱潮。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深圳展現了非遺的獨特魅力,為市民和遊客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