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商報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深圳市已建立滾動徵集、及時響應的標準創新協同機制。2024年深圳全市共研製國際標準(含國外先進標準)245項、國內標準700項、「灣區標準」52項。目前,深圳國際國內標準累計10843項。
深圳標準領航作用突出。據統計,2024年,聚焦「20+8」產業集群,深圳在全國首發超充設施地方標準6項,布局低空經濟標準18項,推動智能網聯汽車6項地方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全國標準穩鏈現場會在深圳召開,星閃、WAA等六大標準組織落戶河套,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聚集區揭牌成立。深圳歐洲標準研究中心、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交流平台、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河套工作平台正式運營,打造了全國首個標準必要專利數據庫。
2025年,深圳將加快推進重點產業標準化進程。據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深圳市加快推進重點產業標準化進程,系統編制標準工作「十五五」規劃。建立產業發展和標準體系建設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加快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生物醫藥、智能網聯汽車、新型儲能等重點產業標準研製,完善寬帶網絡與新型通信、光伏與數字能源、新型電力系統、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等領域標準體系,開展海洋產業、車網互動、寵物經濟等標準化路線圖研究。
此外,推進河套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聚集區建設,探索「香港註冊+河套運營」發展模式,在新短距、新高清、新物聯等技術領域加快輸出「中國標準」,助力技術、產品、工程服務「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