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銀行理財公司陸續發布2025年資產配置展望。綜合來看,機構普遍認為,在政策支持與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場全年機會大於風險,而「固收+」產品與多元化資產配置仍是理財市場應對低利率環境的核心策略。
平安理財認為,當前政策環境積極,資金面保持充裕。儘管基本面改善存在不確定性,但對股市的支撐或壓制力大致平衡。在具體板塊上,成長、消費板塊表現或優於金融、周期板塊。長債利率的快速下行帶來了高股息資產配置價值的提升,穩健性較強的紅利高股息資產成為低利率環境下權益投資的重要配置方向,而科技成長、消費板塊等同樣值得重點關注。2025年,A股和港股迎來了宏觀政策積極、估值中性合理、資金面延續增量市場的綜合環境,總體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有助於推動以險資等機構投資者為代表的長期資金入市,真正成為權益市場的耐心資本。招銀理財預計,隨着中長期資金入市,險資等將加大對A股投資力度,央國企以及紅利板塊將受益。理財公司加速布局權益類產品。民生理財認為,當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中位,企業盈利築底改善,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增長強勁,權益市場性價比凸顯。
債券市場方面,多家銀行理財公司預計,債券市場短期或偏震盪;從中長期看,收益率下行趨勢料延續。光大理財表示,預計短期債市將延續調整態勢,關注下一步國內降準降息政策的落地節奏,春節假期後資金面將轉向寬鬆。
招銀理財混合投資部認為,債券市場短期上漲速度過快,透支了部分降息降準的預期,在短期貨幣政策未明顯超預期的前提下,收益率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較為有限,短期有一定的震盪調整壓力。但從中期來看,2025年貨幣政策整體基調是適度寬鬆,在流動性充裕的環境下,依然維持債券收益率易下難上的判斷,每逢調整仍然是較好的配置機會。
低利率環境下,「固收+」產品持續升溫。匯華理財提出布局海外優質資產及A股以提升收益彈性,南銀理財則強調多策略配置的重要性。中信證券指出,被動ETF、黃金等資產或成為補充方向,混合類及權益類產品佔比預計顯著提升。
2024年銀行理財規模達29.99萬億元,機構預計2025年將增長2萬億至3萬億元,年末或突破33萬億元。然而,市場面臨淨值波動加劇、監管趨嚴及負債端約束等挑戰。中金公司提示,理財機構需在標準化資產競爭中尋求差異化,投資者預期差或加劇市場波動。(深圳商報記者 邱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