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昨日(4日)在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上表示,1月訪港旅客初步數字為474萬人次,按年增加24%,其中內地旅客約373萬人次,按年增加25%,均創疫情後單月新高。
至於剛過去的內地春節黃金周,羅淑佩指,首7日訪港旅客近125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超過106萬人次,非內地入境旅客逾18萬人次,酒店入住率達九成;內地入境旅行團則有逾2000團,年初三最多,有逾440團,創單日訪港內地旅行團最高紀錄。
羅淑佩指,外國一些主流媒體,包括在「黑暴」期間非常不友善的媒體,都有專程來港報道近期的盛事,均十分正面。她認為,香港要繼續做好自己,讓這些媒體將香港好的故事說出來。
去年12月1日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周文港詢問當局會否與中央商討,將大灣區其他8個城市都納入「一簽多行」範圍。羅淑佩表示,會繼續和中央商討進一步開放「一簽多行」,但中央已經為香港提供很多優惠措施,旅遊業界應用好現有的優惠措施,令旅客「樂而忘返、念念不忘、一來再來」。
新民黨容海恩詢問,當局會否利用內地創新人工智能DeepSeek向旅客提供資訊,羅淑佩認為方向正確,指只要旅客問對問題,的確是可以獲得很多有用資訊。她說,現時需研究如何在旅客有問題時給予對的答案,旅發局會落實去做。
對於如何振興18區地區經濟,羅淑佩表示,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領的地區旅遊熱點工作小組一直在發掘不同區份長處,例如九龍城美食、灣仔酒吧。當找到每區的「重點」時,便能重點進行推廣,而非漁翁撒網式去做,務求「等大家覺得係值得去,然後做旺佢」。
羅淑佩指,這些「重點」不僅旅客喜歡,本地人也應該喜歡,很多時候她到外地旅行會問當地人喜歡到哪裏、跟着當地人去「搵食」,希望香港也能做到相同效果。
不少議員提及海島旅遊,有議員建議南大嶼建度假村吸引旅客,羅淑佩指,本港現時有不少海上活動,例如釣魚、食海鮮,認為可以做更多活動,但若由政府投資興建度假酒店有難度。至於水資源運用,除了維港,羅淑佩表示,東九龍例如啟德、鯉魚門的水體亦可更好地利用,當局正與有興趣的船公司以及營運商商量中,待有更多成熟的討論結果後會適時公布。
頂圖:市民及旅客在銅鑼灣一帶出行。中新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