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山西省太原市迎來一場文化盛事,備受矚目的「晉祠·唐刻華嚴石經陳列館」在眾人的期待中正式開館。此次開館為太原市的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工作翻開了嶄新篇章,也為廣大歷史文化愛好者和研究者搭建起全新的探索平台。
《晉祠華嚴石經》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傳世最早、最完整的華嚴經石刻群,唐譯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石刻祖本,彌足珍貴。石經始刻於武周後期,武則天親筆作序,成於晉陽,存於城西(今太原西山)風峪溝石經藏院。北漢天會四年(960)曾「奉救重修」部分石經,1940年收入晉祠。
《晉祠華嚴石經》為多棱碣柱型石刻群,卷首有「兩條成卷」題記,據此原應成石160條,連同後世補刻、復刻,總數應略多於此。晉祠博物館現存石經135條,其中93條基本完好。石經大多四面刻字,少數頂部或末尾有題記或題名。書體以唐人小楷為主,兼具行書、隸書、魏碑之意。石經現存可見文字近50萬,值得一提的是14個武周新字多次出現,代表着特殊歷史時期的文化印記。
這些刻於唐代的石經,雖歷經滄桑,卻依舊散發著古樸神秘氣息。石經上的文字,精準記錄著唐代佛教文化的輝煌與盛世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研究唐代書法藝術、鐫刻工藝、佛教傳播及歷史文化的珍貴一手資料。
「晉祠·唐刻華嚴石經陳列館」的建成開放,為這份千年瑰寶提供了更好的展示空間。在這裏,觀眾能夠近距離領略《晉祠華嚴石經》的古樸韻味與深厚內涵,觸摸歷史的紋理,感受先輩們對佛教文化傳承的熱忱。對於文物保護工作而言,陳列館的設立完善了文物保護體系,為石經的長期保存提供了科學保障。從文化傳承角度出發,它承載著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給更多人的使命,助力石經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晉祠《華嚴石經》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華嚴經石刻唯一完整、最早的80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石刻版本,有著極高的歷史、佛學、文物、藝術、書法價值。不僅是晉祠的鎮館之寶,也是山西的鎮省之寶,是三晉文化皇冠上的明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羅炤先生對此有著極高的評價。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偉表示:「晉祠·唐刻華嚴石經陳列館是研究佛學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研究傳統文化的重要路徑。我們將建更多的好館,讓優質文化資源走到百姓家門口,來講好晉陽文化、三晉文化。」
此次開館吸引了眾多文化領域專業人士、歷史愛好者到場,專家老師們紛紛揮毫潑墨,題字留念。未來,太原市相關部門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挖掘《晉祠華嚴石經》的文化價值,深入開展歷史文化、文物保護及活化利用等研究工作,不斷創新文物展示與傳承方式,讓這份瑰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持續為太原市乃至全國的文化建設貢獻力量。(牛建黎 劉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