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展覽近年掀起全球熱潮。這種展覽意在模糊作品與觀賞空間的界限,透過光影、音效等科技元素,讓觀眾跨越畫框,融入藝術世界,「沉浸」成為作品一部分。有人質疑沉浸式展覽不利於藝術發展,因為科技喧賓奪主,讓名畫淪為打卡布景,膚淺化藝術。藝術與科技之間應如何取得平衡?西九的「尋找足印.莫內」沉浸體驗展近月成為藝術界熱話,記者專訪主辦機構ChillHoYeah的活動策展總監黃沛聰和活動文化藝術總監賈奕楠,以及創作單位Dirty Monitor行政總裁Benjamin Bauwens,探討他們對藝術結合科技的見解,為這蘊藏機遇卻前景朦朧的道路亮一盞燈。
ChillHoYeah活動策展總監黃沛聰。
ChillHoYeah活動文化藝術總監賈奕楠。
Dirty Monitor行政總裁Benjamin Bauwens。
現正在西九文化區舉行的「尋找足印.莫內」展覽,是本地藝術文化製作公司ChillHoYeah的首個項目,並由比利時創意工作室Dirty Monitor擔任創作團隊,後者有着在世界各地舉辦互動展覽近20年的經驗。這次在香港辦展,跨越了畫家克勞德.莫內生平的200多件作品,並串聯成一場連續的光影演出。「團隊想將體驗設計成一場旅程,讓觀眾跟隨莫內的腳步,認識這位大師在技術、主題和理想方面的演變。這在常規展覽中是不可能做到的。」黃沛聰解釋道。的確,全球收藏最多莫內作品的瑪摩丹美術館也只有140件莫內作品,所以這短短36分鐘的旅程可說是五臟俱全。另外,要將200多幅莫內作品製成沉浸式展覽也非易事,展覽籌備耗時六個多月,單是設備就要用上700萬歐元。為了能更準確地還原莫內的色彩與筆觸,展覽的光雕投影技術採用了4K 10,000流明的投影儀。Benjamin指,其投影範圍最高點達六米,而且影像的總分辨率超過37,000像素,勝過電影院的投影儀。「除了能展現原作的各種細節,展覽的360度投影技術使觀者置身於莫內無邊無際的畫作中,展廳的大門也消失在七彩的影像之中,增強沉浸式體驗。」賈奕楠承認,雖然投影技術不會影響原作畫質,但數碼影像永遠無法取代出自畫家之手的作品,「即便如此,它為觀眾提供了新方式去欣賞藝術。透過沉浸式展覽,觀眾能穿過畫布,猶如身臨其境,體驗別樣的視覺震撼。」
展場設有21部投影機,360度投射莫內畫作。
在三位藝術工作者心中,沉浸式展覽並非為了取代,也不能取代傳統藝術。那麼它有何意義?只為滿足大眾新鮮感,成為社交媒體照片的布景板嗎?賈奕楠坦言,以沉浸式展覽吸引大眾的確是目的之一。「希望透過展覽締造非一般的藝術觀賞體驗,拉近大眾與藝術的距離,讓觀眾以新穎、生動的方式認識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內,也讓熟悉西洋藝術的觀眾以新的角度觀賞莫內的作品。」雖然香港市民愈趨重視藝術素養,對藝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社會上仍存有視藝術為曲高和寡的偏見,對於西方美術更是如此。「沉浸式展覽以觀者的體驗為重,大眾能隨意在場內遊走、拍照,不像在美術館和畫廊需要表現莊嚴肅穆,是一場有趣的體驗。這能吸引家庭和一般觀眾來參觀,並打破他們對藝術的心理障礙,讓他們發現其實不用『懂得』藝術也能欣賞藝術。而且,他們還能在動畫與音樂的感染下,更深刻地體會畫作的意境。」除了讓藝術顯得更平易近人外,展覽的設計亦經過精心考慮。「一場展覽所講述的故事也很重要,因此很着重這次展覽選用的畫作和展出順序。」Benjamin解釋。黃沛聰指出,沉浸式展覽以動畫串聯多幅畫作,製成一場連貫的體驗,傳統展覽無可比擬:「莫內常在同一地點繪畫,捕捉景物在不同光影、季節下的形象。常規展覽只允許觀眾一幅幅靜態地觀賞這些系列作品,但這個展覽則透過動畫串聯繫列作品,觀眾能觀察畫中清晨到落日的盧昂主教座堂,又或欣賞從盛放到落葉的白楊樹,體驗莫內在作畫時的視角,細味事物的微妙變化。」此外,團隊也運用360度投影技術,將莫內同一地點、不同角度的畫作接駁在一起,還原全景。《聖達特勒斯的陽台》和《聖達特勒斯的海灘》不再被畫框相隔,觀眾能從陽台走到海灘,還能沿岸漫步,體驗莫內所認識的聖達特勒斯。黃沛聰認為,單憑科技提升視覺和聽覺效果,不足以成就沉浸式體驗。「要締造如臨其境的感受,不只是靠精細、逼真的畫面;如果只是將莫內的作品一張一張投影出來,就算投影設備再好,畫面之間沒有聯繫,也不過是一場半小時的幻燈片騷。」
沉浸式展覽的好處是,令古舊名畫變得可望可即,畫作與觀者之間的隔膜盡除。
展覽將莫內畫作製成動畫,有助吸引一家大細觀賞。
隨着2020年政府推出的「藝術科技」政策,藝術科技逐漸在本地文創產業扎根。近年不少藝術項目都融合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NFT(非同質化代幣)等元素。在「尋找足印.莫內」前,Dirty Monitor曾於世界各地舉辦多個沉浸式展覽,其中曾於那不勒斯、北京等城市巡演的「梵高:沉浸式體驗」就獲得不少好評,展覽同樣採用360度光雕投影,將梵高的作品投射於牆壁與地面上,觀眾可走入《在亞爾的臥室》,或坐在躺椅上欣賞浪漫的《星夜》。問及如何看待科技和藝術之間的關係,Benjamin認為科技是幫助藝術家展現創意的工具,「為了掌握藝術科技的動向,藝術家與策展人須不斷嘗試和適應新科技,雖然這會帶來不少挑戰,但同時能激發想像力,思考藝術如何與科技擦出新火花。」他建議藝術工作者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藝術科技還有許多未知領域和發展潛能,需要發掘和探索。」黃沛聰和賈奕楠亦觀察到本地藝術科技的潮流,並認為趨勢將會持續。「近年多了沉浸式展覽,呈現的手法和目的絕非千篇一律。有的加入互動元素,讓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有的注重氣氛營造,或讓觀眾體驗感官刺激,或提供新奇場景予參觀者打卡。」賈奕楠補充:「科技應為藝術體驗增加價值,而非凌駕藝術之上。科技不應破壞藝術家的原作或違背他們的願景。」兩人認為,藝術科技產業應運用好科技的吸引力,向大眾推廣藝術,幫助提升公眾的欣賞水平,做到將藝術帶入生活之中,這才不會與藝術存在的原意背道而馳。(記者:Ruth,圖片由ChillHoYeah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