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是當代藝術史上影響深遠的亞洲藝術家,在拍賣場上她的作品動輒數百萬美元。草間的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行為展演、流動影像和大型裝置,以豐富多產的創作而著名,她並將自己的傳奇人生投射到作品中。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於即日起舉辦首個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按時序及主題出發,展出草間彌生創作生涯最早期到最近期的作品,呈現她在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地所發展的藝術創作。
草間彌生作品《無限的網(OQABT)》,2007年。(圖片由M+提供,攝影:鄭樂天)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現了草間70多年來於藝術路上不懈追求,早年離開出生地日本,以年輕藝術家的身份遠赴美國,1960年代在紐約的前衛藝術圈嶄露頭角,但同時落得惡名,1970年代初回到日本後,儘管不獲重視,又受精神疾患困擾,但仍堅韌不撓成為同代藝術家中的翹楚。她曾說「我創作藝術是為了治癒全人類」,在展覽中觀者可了解草間的藝術之路,見證藝術如何聯繫人心、治癒心靈。
草間彌生作品《肖像》,2015年。(圖片由M+及草間彌生提供)
博物館地下大堂放置草間彌生最為人熟悉的黑色圓點圖案黃色南瓜,此大型雕塑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彷彿兩個人在對話。
無限的誕生
展覽共分6個主題,分別為無限、積累、全面連結、生物宇宙、死亡、生命的力量,涵蓋多種媒介的作品,包括繪畫、裝置、雕塑、素描、拼貼、流動影像和檔案資料。說到草間的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其「無限的網」系列中的波點及網狀圖案,「無限」亦是她藝術生涯中始終貫徹的主題,展覽的第一個主題便是無限。
「無限的網」系列是草間在1957年首次從日本赴美國的飛機上,根據自己俯瞰太平洋的體驗而啟發創作,在巨大畫布填滿一圈圈看似無窮無盡的筆觸,並在往後數十年,繼續將此源於自然的圖案融入畫作之中,藉此表達對生命紛雜無涯的感受。展場內展示草間於1960年創作的《太平洋》,畫作以淺灰色為背景,表面以白色顏料厚塗而成的圓弧相連,M+視覺藝術副策展人譚雪凝向記者介紹,此作正是草間受當時的經歷啟發而繪畫,網狀的圖案集結在中心,並向四周延展,恍如海上的旋渦,波光粼粼的海綿,同時又像波點,體現了實則虛之的關係。另一幅展品2011年創作的《輪迴》則少見地用上幻彩色調,譚雪凝介紹草間不少創作均取材自大自然,但該作卻用了熒光粉紅作底色,並加入熒光綠、海軍藍的波紋,予人迷幻的感覺:「作品是日本311東北大地震的同年創作,雖然草間沒有明確說明與事故相關,但畫中熒光綠及海軍藍的波紋在熒光粉紅色上浮游,讓人聯想到核洩漏。」
草間彌生作品《太平洋》,1960年。(圖片由M+及草間彌生提供)
草間彌生作品《輪迴》,2011年。
探討生與死
「生」與「死」是草間經常探討的話題,在生物宇宙的主題展廳,展示了不少植物相關的作品,草間一直視植物為同類,認為它們與人類一樣,是由同一精神所驅動的生命體。草間的家族在日本群山環繞的松本市經營育苗場,她部分早期作品是源自對育苗場內和周遭花卉植物的觀察。如展品《玉米的枯萎》和《無題(花的速寫)》,前者鉅細無遺地描繪枯葉,後者記錄了花從萌芽到凋萎的過程,從畫作中可見藝術家如何觀察,從大自然中尋得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慰藉。她的兩件早期作品展現的鮮明輪廓,至今也是她的創作特色。
草間彌生作品《玉米的枯萎》,1945年。(圖片由M+及草間彌生提供)
草間彌生作品《無題(花的速寫)》,約1945年。
南瓜是草間彌生作品中常見的經典題材,展覽展示了她於1998至2000年創作、形態各異的《南瓜》。
從1960年代起,草間開始在藝術中注入愛、和平、共同體的信息。透過怪誕幽默的作品表達個人情感狀態的轉變,對她而言藝術創作是直面思緒、自我連結及療癒的過程。在藝術生涯的後期,生命的力量和藝術的療癒力量成為她創作的重要主題,還集合了此前所有主題,而作品色彩更為鮮明。如整個展覽最後展示的11幅畫作,譚雪凝認為這一系列作品尺幅雖小,但充滿了生命力:「這些作品均是草間在疫情期間於病床上創作,她通過每天不斷創作來延長生命,藉着藝術治癒傷痛。我們希望透過她的作品,帶給觀眾積極、正面的力量去面對疫情。」 (記者、部分圖片:Janice)
展廳最後展示的11幅作品包括了藝術家於2022年最新創作的「我每天為愛祈禱」系列。
展覽展示不少裝置作品,裝置上也呈現草間標誌性的波點元素。
博物館在館內各處展示3件全新作品,其中《神經的死亡》是博物館委約創作的大型裝置,位於連通博物館大樓地面和地下樓層的光庭,垂掛至B2層的潛空間,觀者可從大樓內多角度觀賞。(圖片由M+提供,攝影:鄭樂天)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5月14日
時間: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西展廳、展演空間、地下大堂、光庭、潛空間
地點:星期二至四及周末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五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星期一休館
門票:港幣240元(包含標準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