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東韶關重陽鎮:鄉賢賦能「百千萬工程」 共繪「發展同心圓」

廣東韶關重陽鎮:鄉賢賦能「百千萬工程」 共繪「發展同心圓」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4-01 16:13:44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廣東韶關重陽鎮立足本地實際,深入挖掘鄉賢資源,創新搭建「鄉賢+」參與平台,引導鄉賢群體在「百千萬工程」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在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車間建設等領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通過「打擂比武」機制有效撬動鄉賢資源反哺家鄉建設。

2.jpg

千畝蔬菜基地

    土地流轉促進項目落地

    重陽鎮連片平整耕地面積較小,耕地細碎化突出,耕作條件差、地力水平低、產值偏低,農民耕種意願不強,存在土地棄耕棄種撂荒現象。2022年,通過流轉土地引進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韶關市番靈飼料有限公司在大夫前村建立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夫前村番靈千畝蔬菜基地。

    為推進項目落地,完成土地流轉工作,重陽鎮通過成立黨員攻堅隊伍,採用鎮村黨員幹部分片包幹的方式,責任到人到戶,利用3個月時間做通500戶1200多名村民思想工作,共流轉土地1070畝(其中撂荒土地335畝)。

    通過強鎮富村公司整體打包、化零為整,實現小田變大田。大夫前村鄉村振興車間模式的成功推動了土地流轉的加快,強鎮富村公司將1070畝土地通過直接流轉、置換流轉等方式全部流轉到名下,再通過土地整治的形式打破土地界限,將難以耕種的土地整合成一塊連片1000畝、可規模化經營、機械化作業的大田。累計流轉土地6000多畝,其中撂荒地4000多畝。大夫前村集體經濟在此之前低於10萬元,屬於集體經濟薄弱村。千畝蔬菜基地全面建成後帶動村集體增收10萬元/年,6個千畝農業產業基地帶動水口村、九聯村等村集體增收10萬-30萬/年,帶動周邊農戶100餘人家門口就業,月收入3000元-6000元。

3.jpg

重陽安和產業

    盤活資源引入鄉賢辦企業

    重陽鎮農業轉移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農村閒置房屋和閒置宅基地不斷增多,閒置浪費問題日益突出。2022年,盤活閒置資源引入鄉賢在大夫前村建設鄉村振興車間,帶動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

    通過強鎮富村公司流轉閒置資源。重陽鎮2019年啟動農村破舊泥磚房排查拆除專項工作後,將可連片發展的閒置宅基地和閒置廠(棚、樓)房約1萬平方米流轉至名下,統籌開發利用,為建設鄉村振興車間提供土地空間要素保障;

    完善配套設施,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政府利用駐鎮幫鎮扶村產業發展資金和涉農資金投入285萬元在大夫前村建設了3間鄉村振興車間,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完善廠房、給排水、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5元/平方米的月租金標準將3間車間租給企業自主經營,增加租金收益40萬元/年,村經聯社、組經合社分別增加土地入股固定分紅收益6萬元/年。通過複製該模式,利用專項債等投入資金100萬元建設九聯村檸檬基地配套設施,推動打造檸檬加工車間,投入資金20多萬元建設大夫前村養蠶基地配套設施,每年均可獲得實際投資資金4%的固定收益,每5年調整一次,以遞增方式在原有基礎上上浮5%;

    主動對接引入鄉賢返鄉創業。村委利用節假日上門慰問、召開鄉賢懇談會等方式主動對接在外鄉賢,成功引入大夫前村鄉賢歐建輝、曾玉紅返鄉投資,成立富辰美妝製品有限公司、韶關市好妝化妝品有限公司、韶關市艾美化妝品有限公司。還通過盤活廢棄糧倉、山林等引入鄉賢黃恆、馮清文等人在重陽村打造占地面積4000平方、產值3000萬元以上的預製菜加工車間,在九聯村打造占地面積近千畝、產值3000餘萬元的蘭花基地。

4.jpg

重陽鄉賢座談會

    凝聚力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人」是主心骨,「賢」聚事業興,重陽鎮以「綠美廣東建設」「富美鄉村建設」為契機,把鄉賢作為推動「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堅持拓展鄉賢「基本盤」、激發鄉賢「新動能」,積極發揮鄉賢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更好地建設綠美鄉村添磚加瓦。

    聚焦「鄉賢助鄉建」,寫好「綠色」文章。王明岳就是其中一位熱心鄉賢,多年堅持種植各類蔬菜、果樹、樹苗,如今超百畝,並自主創業創立了桂頭新地方美食餐飲有限公司、桂頭岳盛建材經營部,帶動近30名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為推動「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綠美重陽生態建設,他以個人名義向重陽鎮九聯村捐贈63棵冬青樹樹苗。

5.jpg

預製菜加工

    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踐行。重陽鎮黃岸村2020年之前是省定貧困村,村裡的道路坑窪不平、基礎設施差,鄉賢黃壽清面對這種不堪入目狀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他個人事業有所成就的情況下,帶着一股鄉情和一腔真愛,援助建設村中道路、文化樓、文化廣場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黃岸村貢獻力量。

    通過組織發動村民捐資籌款、投工投勞,積極參與武江區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打擂比武」活動,號召各村投工投勞,抓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持續優化社會治理,出台人居環境紅黑榜制度,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家庭」評選,激發村民「主人翁」意識。弘揚鄉土文化,將非遺文化「舞春牛」、民俗文化張氏祠堂、蔬菜大棚農科體驗、野外拓展基地等深度融合,打造農文旅體深度融合的新型體驗模式,做好「旅遊+」文章。村民共享「美麗鄉村建設」的紅利,鄉村治理的文明風氣也滋潤着村莊,成為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記者 潘紅 通訊員 陳勵 李祥星)

頂圖:對接引入鄉賢返鄉創業

責任編輯:林梓琦 廣東韶關重陽鎮:鄉賢賦能「百千萬工程」 共繪「發展同心圓」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