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民企、外企兩江行暨2025年重慶市「三企」聯動首輪項目發布活動3月31日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來自海內外的300多家企業匯聚一堂,深入開展對接交流,共同拓展新賽道、豐富新場景、凝聚新勢能,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貢獻力量。
邀企業共享發展機遇
去年以來,重慶建立起市屬國企和中央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三企」聯動發展機製,推動各類所有製企業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為激發各類所有製企業發展活力,此次活動現場發布了近千項合作機會,邀請企業共享重慶及兩江新區發展新機遇。
重慶市國資委發布356個重點項目合作機會,總投資1657億元,擬引資954億元。其中,產業協同類項目35個,主要涉及物流服務、文化旅遊、現代農業等領域;股權合作類項目28個,主要涉及片區改造、城市更新、房地產等領域;資產合作類項目193個,主要涉及商業地產、清潔能源、酒店辦公等領域;「四鏈」融合項目100個,涉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33618」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體系項目等。
重慶市工商聯發布民營企業合作項目84個,涉及項目及資產金額超478億元。其中,產業共建和股權融資類項目62個,涵蓋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領域;資產類項目22個,涵蓋智能製造、物流貨運、農文旅融合等領域。
作為此次活動的東道主,兩江新區發布452個優質項目,總投資規模達2360億元,涵蓋社會事業、產業發展、股權融資等8大領域、27個細分賽道。同時,為更好助力在渝央企國企做大做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吸引外資外企紮根發展,兩江新區還現場發布《兩江新區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措施》,突出真金白銀的硬核支持,從15條舉措6個方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兩江新區攬資近1000億元
活動期間,一批前沿性、引領性重磅項目紛紛簽約落地。新能源飛機空調車關鍵技術應用與研究、重慶水務集團分布式光伏項目等14個「三企」聯動發展市級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120億。
作為重慶經濟發展主戰場和重要增長極,兩江新區達成合作項目162個,現場簽約重點項目48個,總投資額近1000億元,涵蓋產業合作類、科技成果轉化類、城市更新及品質提升類、股權投資類、基礎設施建設類等五大領域,將構建起「國企夯基、民企賦能、外企拓鏈」的三維協同新發展格局。
行雲集團副總裁劉若愚在回答香港商報記者提問時說,重慶擁有的龐大的先進製造業集群,為跨境電商出口提供了紮實的產業基礎。當前,行雲有意從原有的消費品跨境電商領域向工業品零部件出口方向拓展,並將通過整合自身全球供應鏈服務能力、品牌分銷和渠道能力等,與重慶本地工業產業集群深度融合及綁定,希望能在重慶打造出「從0到1再到100」的工業品出海新模式。
據介紹,行雲集團擬投資1億美元建設西部運營基地,在渝建設跨境貿易合規化,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該項目不僅能有力推動重慶跨境產業集聚發展,更能助力重慶及兩江新區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等工業優勢品牌「走出去」,提升存量企業出口能級。(記者 蔣曦)
頂圖:重慶市「三企」聯動首輪項目發布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