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哈工大: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賦能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

哈工大: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賦能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3-28 15:48:3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哈工大堅持深化校地協同創新,成果轉化賦能強勁。學校與哈爾濱市轄區內746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成立20個校企聯合科研機構。支持哈電集團、北大荒集團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助力打造白鶴灘水電站、華龍一號等一批國之重器。」3月28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叢菲在「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哈爾濱新篇章·科技創新篇」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24年,省市政府、學校高位謀劃成立哈工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充分發揮哈工大科技創新資源富集優勢,高質量推進重大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4年成果轉化高質賦能  交出服務地方「高分答卷」

    過去一年,先研院聚焦哈爾濱科技創新發展重點產業,以發掘高質量科技成果生成新的硬科技企業為工作重點;以推動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服務並賦能硬科技企業加速發展為工作主線,為哈爾濱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是構築新質賽道高地。目前入駐星網動力等26家企業,其中依託哈工大科研團隊2024年新生成15家,儲備優質項目60餘項,佈局形成機械人、商業航天、新材料等多個戰新領域項目集群,有力支撐中國星谷、智能機械人島等產業園區建設。二是引入金融資本活水。通過「政策資金+股權融資+銀行貸款+超長期國債」的「科技+金融」組合拳,拓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投融資渠道。與省新產投等省內優質資本達成投資簽約;與國投、深創投等省外知名投資機構已建立實質合作。2024年實現融資到賬近億元,另達成投資意向約2億元。三是連結多元賦能資源。舉辦30餘場大規模路演對接活動,打造「先行龍江?研領未來」系列科技成果對接會和「才聚龍江·技通未來」技術經理人訓練營兩項品牌活動,助力龍江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累計培養全省技術經理人80餘人次。

    2025年創新市校合作生態 打造新質生產力「先研範式」

    2025年,先研院將圍繞「向新聚焦」「向質發力」「向外拓展」「向鏈賦能」戰略,加速成果轉化與產業輻射,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是「向新聚焦」打造新興企業集聚高地。通過持續開展項目挖掘、路演、政策宣貫等工作,加速推動哈工大新高技術成果產出,新科創企業成立。

    二是「向外拓展」打造創新資本富集熱區。開拓省外投資、產業投資,重點拓展北京、灣區、長三角投資資源,引才、引智、引資回哈,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務生態圈。

    三是「向質發力」打造產業突破高端引擎。打造機械人、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加速推進概念驗證、中試平台建設。在已有哈爾濱新區、香坊等多個產業輻射承載區基礎上,全力輸出更多項目支撐哈爾濱承載區建設。

    四是「向鏈賦能」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沃壤。秉承「高端引領、開放協同、生態賦能、產城融合」核心理念,高質量建設環哈工大創新創業生態圈。以先研院、國家大學科技園、智谷大廈、中俄聯合校園等載體為核心引擎,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構建「點-線-圈」立體化城校共生發展格局。

    王叢菲稱,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高校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哈工大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為指引,勇擔「尖兵」使命,以高維發展能級賦能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以硬核擔當為助力哈爾濱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再立新功。(記者 王琳)

頂圖: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叢菲

責任編輯:林梓琦 哈工大: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賦能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