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香坊區文政街道多維度探索社校合作新模式,制定了黨建引領「N+1+1+1」社校結對共建行動方案,以高校「所能」對接地方「所長」,鼓勵轄區內大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練就本領,在服務人民群眾中展現新時代青年價值,通過打造校地融合示範圈,持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群眾水平。
文政街道不斷創新「黨建+基層治理」模式,發揮駐區高校資源優勢,在認真落實高校專家進校園、進社區啟動對接會精神的基礎上,結合街道工作實際,持續打造「一社區一品牌」,展現基層治理特色,制定了黨建引領「N+1+1+1」社校結對共建行動方案,「N+1+1+1」包含兩個層面的結對共建,「N」:開展街道和大學、學院層面系列合作共建,「1+1+1」:一個社區和一個黨支部、一個學生社團結對共建。
中醫文化進街區——讓健康觸手可及
文政街道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資源共享,攜手打造的「中醫文化特色街區」,讓「懸壺濟世」的千年智慧走進百姓生活,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專家號脈、四季養生服務,不僅弘揚了中醫文化,更以健康底色豐富了「香坊真香」的品牌內涵。
聚焦領航計劃——讓青春在基層紮根
東北林業大學的大學生們以「社區書記/主任助理」的身份走進社區的街頭巷尾,跟隨社區書記「一對一」學習調解糾紛、組織活動、走訪群眾。學生紛紛感慨「法律條文是冰冷的,但社區工作必須帶着溫度。」這些青年學子在「傳幫帶」中褪去青澀,在「接地氣」中練就本領,真正將論文寫在基層治理的田野上。
助推志願服務常態化——以黨建紅引領志願紅
東北林業大學繁星工作室「石榴籽」黨支部、晨曦志願者協會等4個學生黨支部和4個大學生社團,在「一社區一品牌」特色黨建「精準」服務群眾上持續發力,全力打造林大社區「服務伴夕陽」、農林社區「香約志願行」、中治社區「科普流動課堂」、鐵路社區「睦鄰·文潤心田」四個黨建品牌,推動志願服務常態長效。
流動課堂進萬家——以科普賦能美好生活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與社區聯動共建,實現科普新態勢,文政街道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16支科普團隊,通過「流動課堂」形式為轄區的師生和居民開展了一堂堂生動的科普實踐課,讓知識的種子播撒到每個角落。
從中醫街區的藥香浸潤萬家燈火,到「領航計劃」學子在社區的成長軌跡;從大學生志願者的紅馬甲浸透風雨,到「流動課堂」的笑聲迴蕩街頭巷尾。「社校共建」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奮鬥的足跡。(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宋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