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舉行「加強數字能力建設,跨越數字鴻溝」分論壇。芬蘭前總理阿霍在發言時回顧了人類科技發展的歷程,強調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時代,能力建設和跨學科通才的培養將成為各國社會不可回避的發展議題。
阿霍提到,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世界曾對電信行業的未來持悲觀預判。「當時沒人能預計,40年、50年後,全球所有人都能用上移動互聯設備,算力比當年登月計算機高成千上萬倍。」然而,技術進步和全球分工帶來了巨大變化,盡管數字鴻溝仍然存在,但全球已取得了長足進展。
談及應對數字鴻溝之策,阿霍提出,所有的一切都是關於生態系統的,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能力建設,尤其是人的能力建設,實際上是最難的、最重要的。技術可以跨越地域轉移,但人的能力建設無法被取代,這需要落後國家長期大量進行投入。其中,人工智能已成為數字化進程中的重要發展方向。
「未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跨學科的人才培養。」 技術決策者必須理解技術背後的社會、商業、人文邏輯,真正做到「人去控製AI,而不是AI控製人。」阿霍說。
最後,阿霍總結,我們現在用的還是工業時代傳下來的模式,但未來,我們需要的是跨學科的通才,而不僅僅是特定領域的專才。教育體系必須進行相應改革,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趨勢的復合型人才。(杜敬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