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瀋陽海關副關長張君詳細介紹了瀋陽海關貫徹落實國家政策、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的系列舉措及成效。2025年前2個月,遼寧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167億元,同比增長6.2%,外貿實現「開門紅」。
精準施策,激發外貿新動能
作為東北開放前沿陣地,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和瀋陽綜合保稅區「雙區」疊加優勢顯著。2024年,兩地外貿進出口值分別增長57.8%和46%,增速大幅領先全國平均水平,成為推動遼寧外貿增長的重要引擎。瀋陽海關通過創新監管模式,支持跨境電商、「保稅+」等新業態發展,2024年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清單量首次突破200萬單,保稅藝術品展示業務貨值增長近10倍。
2025年,瀋陽海關進一步細化支持政策:推廣跨境電商稅款擔保電子化,擴大退貨中心倉模式覆蓋範圍;支持「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助力企業延伸產業鏈;擴大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佈控查驗享惠範圍,推動技術密集型產業集聚發展。
優進優出,築牢產業安全防線
遼寧省聚焦維護國家糧食、能源、產業等「五大安全」,瀋陽海關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出台針對性措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進口方面:對鐵礦、原油等大宗商品實施「先放後檢」,壓縮通關時間;試點銅精礦「保稅混礦」業務,支持企業降本增效;開通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綠色通道」,優化進口冷凍肉類檢疫審批流程。2025年前2個月,遼寧省原油、金屬礦砂等大宗商品進口267.6億元,同比增長10.7%。
出口方面:加強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對外註冊推薦,強化生產環節技術指導,助推遼寧特色農食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降本增效,激活企業內生動力
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強調,要讓企業在遼寧「如魚得水」。
瀋陽海關通過「面—點—線」分層調研,精準響應企業需求。一方面降成本,推廣中國海關優惠原產地服務平台,提升企業RCEP協定利用率,前2月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275份,同比增長46.3%;支持瀋陽東站、蒲河站試點陸路啟運港退稅,加快企業資金周轉。另一方面提效能依託「關企零距離」平台實施信用精準培育,對AEO企業落實快速通關、減少監管頻次等激勵措施;推廣「企業自查結果認可模式」,減少對守信企業干擾,賦予更多自主權。
科技賦能,跨境貿易再提速
2024年,瀋陽試點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成效顯著:中歐班列(瀋陽)開行886列,佔東北地區總量近六成;TIR國際公路運輸新增2條通道,單程運輸時間壓縮30%。
2025年,瀋陽海關進一步創新模式:一是監管創新,推廣「鐵路快通」「離港確認」等模式,縮短貨物在途時間;擴大「先放後檢」改革範圍,覆蓋更多高新技術貨物。二是智慧升級:運用「遠程屬地查檢」「智慧電訊檢疫」等智慧海關成果,優化監管流程;強化中歐班列信息化平台建設,提升鐵路通關效率。
聚焦汽車產業,穩鏈強鏈
汽車產業是遼寧經濟支柱,2024年全省進口汽車零部件貨值達375.4億元。瀋陽海關推出4項專項便利化措施:實施進口零部件「先聲明後驗證」,憑企業自我聲明先行放行;對天窗等8類零部件採信認證證書,免於取樣送檢;開闢送檢「綠色通道」,壓縮50%檢測時間;擴大遠程查檢試點,提升查驗效率。
瀋陽海關商品檢驗處副處長范輝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通過「先放後檢」「採信認證」等舉措,汽車零部件通關時效提升40%,後續將研究更多穩鏈補鏈政策,支持汽車產業發展。
打好新時代「遼瀋戰役」
下一步,瀋陽海關將持續加強「海關16條」執行力度,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活動,推動措施直達企業。張君表示,瀋陽海關將以更高水平開放助力遼寧高質量發展,為打贏新時代「遼瀋戰役」決勝之戰貢獻海關力量。(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