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廣東汕頭國際紡織城·中國針織面料交易市場(北區)開業,總投資305億元的汕頭國際紡織城,從2023年7月全面啟動建設,到2024年9月交付使用,每一步都邁得扎紮實實,每一次都不斷刷新着「潮陽速度」。目前,汕頭國際紡織城已完成投資約70億元、在建面積超250萬平方米、完成建設超100萬平方米、交付超70萬平方米,引進紡織服裝投資項目50個、總投資200億元,入園企業超1000家,面積約3000畝的二期項目也正同步啟動,面積超6000畝的拓展區項目也在加緊謀劃中。作為潮陽產業新地標的汕頭國際紡織城,正以強勁有力的產業引擎推進產城融合,實現以「一個城」帶活「一座城」。2024年全區「三新兩特一大」規上工業產值467.95億元,紡織服裝產業產值329.89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0家,超過過去三年的總和;新落地項目63個,總投資181億元,到位資金160.7億元,占全市近三分之一;快遞業務量、網絡零售額、外貿出口總額分別增長75.73%、25.3%、13.7%,均居全市前列。
潮陽區委書記尤朝東在致辭中說,汕頭國際紡織城·中國針織面料交易市場,將有效整合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針織面料資源,打造全球最大的針織面料交易中心,並與汕頭國際紡織城二期及紡織服裝新「四大工程」一起形成聯動,帶動周邊展銷、物流、金融等相關服務業發展,為構建工商並舉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力。
尤朝東說,潮陽區委、區政府堅持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在今天同步啟動汕頭國際紡織城政務服務站,上線運行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服務平台及賦能中心,以數字技術更好服務入園企業。同時,我們專門研究制定支持汕頭國際紡織城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全力支持入駐企業做大做強。尤朝東介紹政策的三大核心內容:一是以「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汕頭國際紡織城園區內企業除了享受省、市各類產業政策,還對園區內登記註冊的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入庫限上規上企業以及企業科技創新、產值增長、擴大投資、數字化發展等6方面給予資金獎補支持。二是以「真情實意」完善服務配套。堅持以人為本,圍繞支持企業招工用工和引進高層次人才,規劃配套教育、醫療、交通、住房等公共服務設施,將園區企業職工子女納入區級義務教育統籌分配體系,實現就近入學,建設三甲醫院醫療延伸點和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開通商務快線及園區內公共交通線路,並加強企業用工服務,定期組織專場招聘會,落實創業、技能培訓等各項補貼政策,強化人才待遇保障,在國際紡織城周邊首期安排一百多套人才公寓滿足高層次人才住房需求,讓廣大企業員工引得進、留得住、生活好。三是以「真抓實幹」優化營商環境。以市委、市政府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為契機,千方百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非居民用水價格下浮不低於0.5元/噸;非居民天然氣配氣價格按下浮25%優惠;將園區申報納入市場化交易試點範圍,降低用電成本),給予產值、銷售額達到一定規模的入駐企業運營補貼,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優化政務服務質量,設立汕頭國際紡織城政務服務站,推廣「高效智能審批」;施行「無事不擾」制度,建立無事不擾清單,實施免檢、守信少檢等措施;推行「柔性執法」試點,對園區內企業落實「輕微免罰」、「首違不罰」、小微執法等;大力簡政放權,推動政策「免申即享」。
潮陽區將以此次開業活動為新起點,加快推進汕頭國際紡織城建設,吸引更多全國產業鏈標杆企業、國際品牌供應鏈企業和優質項目入駐,打造超萬畝產城融合樣板。(記者 桂芳鋒 通訊員 肖樹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