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東莞市工業母機與模具創新聯合體在廣東東莞厚街鎮正式成立。東莞市工業母機與模具創新聯合體由巨岡精工、中泰工業等企業牽頭,聯合宜安科技、喬鋒智能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廣東省科學院智能製造研究所、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共同組建,主要針對工業母機和模具領域「卡脖子」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的難題開展「組團式」產業鏈協同創新,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模具、半導體、航空航天等產業對工業母機及模具的需求,通過設立產業創新項目、建設公共創新平台,培育「工業母機+產業生態」,助推東莞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東莞製造在全國的影響力。
產研企攜手創新 攻克產業「卡脖子」技術
開年以來,以deepseek為代表的系列人工智能產品火爆全球,再次印證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是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左右護法」。
抓科技創新,要着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闢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並重。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正是東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有效舉措。去年以來,東莞圍繞「8+8+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求,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未來生物食品等領域組建了3個創新聯合體,帶動上下游企業和高校院所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推動企業從以個體為主的「點」創新向以聯合為主的「鏈」創新轉變,其自主研發的新型儲能電池、高速互聯產品、功能化健康食品等新產品新技術獲得國內外行業普遍認可和應用,助推參與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當前東莞啟動組建工業母機與模具創新聯合體,將由巨岡精工、中泰工業等企業牽頭投入1.3億元開展首期產業創新項目實施,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展核心功能部件及裝備開發,針對新能源汽車熱壓成型模具及真空壓鑄模具製造過程對大型一體化、高精密及高效加工需求,重點開展鏜床、龍門加工中心、五軸數控加工中心、三維五軸激光加工機床等典型工業母機裝備研製,預計新增銷售收入超20億元,新增利潤8000萬元,新增稅收5000萬元,帶動東莞工業母機產業快速發展。下來,東莞還將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新增組建一批創新聯合體,推動產業鏈技術創新能效的整體提升。
鎮街(園區)是東莞科技創新的基石,只有把科技創新工作落實到鎮街基層上、項目上和企業上,才能真正引領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東莞市科技局積極探索建立市鎮兩級科技工作會商機制,市鎮共同選准賽道、凝練項目,成功推動了一批產業科技重點項目在鎮街落地,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2025年,東莞市科技局與厚街鎮全面推動市鎮共建,因地制宜提出謀劃實施創新聯合體、中試平台、雙創綜合體等一系列工作,推動巨岡工業母機創新聯合體、慕思健康睡眠創新聯合體、厚街創新創業社區等重大項目落地見效,為全市探索出一條以重大科技項目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典範。
同期,東莞市工業母機與模具創新聯合體座談會在厚街鎮舉行。本次活動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局、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厚街鎮人民政府指導,巨岡精工(廣東)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主辦,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國軍,巨岡精工(廣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光景,中泰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曉龍以及有關高校院所專家和上下游企業代表出席,共同圍繞東莞市工業母機與模具創新聯合體組建及賦能產業發展進行深入研討交流。會上還舉辦了東莞市工業母機與模具創新中心(籌)揭牌、東莞市工業母機與模具創新聯合體行政總師及技術總師聘任,以及厚街鎮科技工作市鎮會商簽約儀式,譚建榮院士圍繞「智能機器人與擬人機器人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進行了專題報告。(記者 冷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