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市大鵬新區以創新為引擎、以產業為基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起「科技引領、鏈群集聚、生態賦能、政企協同」的海洋經濟創新生態體系。一批海洋科技生物企業在這裡破浪前行,書寫着「向海圖強」的嶄新篇章。
科技賦能 激活海洋產業「創新基因」
近日,深圳市葦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可塞進背包的水下機器人,在大鵬半島應急產品測試基地完成極限巨浪測試。這款僅背包大小的救援設備,憑藉15秒定速巡航和6.5公斤強勁推力直抵深水區,實現「零體力」智能救援,顛覆傳統水域救援模式。
作為大鵬新區重點引進的「水上大疆」,葦渡智能總部2024年正式落戶後,大力開展科技創新研發,為海洋智能裝備領域注入新動能。目前,企業正與大鵬半島應急產品測試基地合作,探索「科教研產」深度融合模式,未來雙方將圍繞水下機器人技術深化合作,推動行業標準制定與產業化落地。
鏈式布局 構築產業集群「生態雨林」
大鵬新區大力實施「向海發展」行動,建成海洋生物產業園等海洋及相關領域科技創新平台,推動「南方海洋科學城壩光核心區」納入市級海洋發展重點區域。從「單點突破」到「鏈群共進」,大鵬新區正形成產業協同發展的強磁場。安華海洋智能裝備(深圳)有限公司自2022年落戶以來,專注於國產海洋智能裝備和「泛水域」智慧服務兩大業務板塊,依託與南方科技大學共建的智能機器人與海洋裝備聯合實驗室,突破多項國產化技術瓶頸。
接下來,企業攜手比克公司規劃建設海洋裝備產業園,安華海洋攜手比克公司擬在大鵬新區合作打造海洋裝備產業園(含新能源海洋場景領域),引進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
生態築基 培育新質生產力「策源高地」
深圳市朗誠海洋科技服務公司的業務範圍主要為海洋環境監測及運維服務,工業水質智能檢測等。目前在大鵬新區有20餘人的服務運營團隊,在新區企業服務部門的協調下,成功租賃物業面積2000餘平方米。
該公司的深圳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預警技術基於先進海洋感知技術的海洋監測與觀測系統,主要對海洋水質、海洋動力環境、氣象環境等進行實時監測,對災害預警、陸源入海污染物的防治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在海洋生態保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政企聯動 厚植創新發展「肥沃土壤」
大鵬新區的營商環境優化不止於硬件配套,更體現在精準服務的「軟實力」。深圳市綠詩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動物疫病診斷產業化關鍵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發」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立項,正是政企協同創新的典範。
在收到企業提出「希望協調市級部門予以支持並推薦該項目」的訴求後,新區科技部門迅速行動,協調市級部門進行推薦,最終助力項目從全國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獲批的6個國家級項目之一。
該項目的成功立項,不僅能直接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短期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推動企業銷售收入增加,還能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同時也有利於吸引外部融資和優秀人才,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 羅國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