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香港自研機器人將伴嫦娥八號奔月 項目負責人談設計細節

香港自研機器人將伴嫦娥八號奔月 項目負責人談設計細節

責任編輯:靜文 2025-04-26 19:10:58 來源:香港中通社

 在4月24日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香港牽頭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機器人暨移動充電站」入選。香港中通社獨家專訪項目負責人談該項目的進程和設計難點。

 據了解,嫦娥八號為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項目,計劃於2029年前後發射,是由中國牽頭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先行計劃之一,為未來在月球極區長期維持無人月球站建立基礎。

 香港科技大學將作為是次項目的主導機構,並聯同香港理工大學、港大、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以及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深圳大學以及南非國家航天局等,攜手實現從概念、研製、生產、測試到系統的前沿航天技術創新。香港特區政府透過InnoHK研發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負責此任務。

 項目負責人、香港科大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于宏宇教授接受香港中通社獨家專訪,他談到此次機器人的背景,源於2030年到2050年建成月球科研站的目標,嫦娥八號將以機器人演練先期任務,包括部署科學儀器、月球資源利用、多機器人協作。

 于宏宇教授介紹,機器人重100公斤,設計包括太陽能翼的無線移動充電站。也可以為其他的機器人及巡視器充電,「比較驕傲地說,這個無線充電功能是我們香港機器人的獨特功能。」

 「目前團隊正在進行設計,希望2025年中把原理樣機做出來進行測試,預計2027年上半年進入正樣階段,根據初樣得到的數據,把可以上天的機器人做出來。」

 在地球造一個100公斤機器人或許不難,但要研發一台可以在月面作業的百公斤機器人,極具挑戰。

 于宏宇教授向記者提出了任務中面臨的幾個挑戰。首先是月球溫差很大,尤其月夜溫度極低。沒有大氣層的月球,月夜時分熱量很快散掉,月表溫度能夠達到零下230攝氏度,而此次機器人還是在月球南極作業。

 「零下230度是什麼概念?液氮是零下170多度。機器人要在這麼低的溫度下做任務,意味着所有材料、結構、電子元器件都要保證能在這個環境生存下去。」于宏宇教授說,因此項目中將通過先進熱控設計,使得敏感器件在此超低溫環境得以存活。

 另一個是月塵。于宏宇向記者科普,月塵的顆粒和地球塵土完全不一樣,它非常尖銳,帶有電荷,如果附著在機器人或者太陽能板上都是有損害的,這些都是在地面無法想像的困難,也是團隊在設計中、測試中要一點點攻克的。

 不過,我們國家20多年嫦娥探月任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此項目提供了很多前瞻性的參考。于宏宇教授形容月面作業機器人項目,是站在國家探月任務的肩膀上往前走,「基本上我們看不到不可逾越的障礙。航空航天任務一定要把問題在登月前完全解決,不允許有遺留問題。」

 香港參與國家航天任務歷史已久,這次任務有幾個新特點,一是首次香港牽頭的完整系統項目,二是既聚合了香港五所院校的科研力量,也納入了眾多國際合作。團隊構成除了香港高校,還有內地科研機構、南非科研機構。據介紹,香港團隊有著頂尖的科研能力,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則能提供強大的工程實驗能力,南非科研機構將參與月面科學實驗。

 對於香港能獲得國家支持領導如此重要的任務,于宏宇教授認為有兩方面重要原因,一方面香港科研機構在機器人、材料、電子,機械等領域具有雄厚的先進技術積累,另一方面香港具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既能背靠祖國又能聯通世界。他透露:「我們在努力探索更多任務合作,歡迎任何一個國家的專家來;也在探索相關的一些聯繫,比如歐洲一些科學家都在討論中。」

 于宏宇教授期望香港在牽頭把任務踏踏實實做好的同時,也可以成功建立香港本地航天團隊和任務能力,同時將任務中研發的先進技術進行成果轉化,推動香港航天科創產業化,讓其成為香港經濟的新增長點。(香港中通社記者陳卓儀)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自研機器人將伴嫦娥八號奔月 項目負責人談設計細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