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董事總經理戴杰今日(25日)率領報社相關人員拜訪香港藥行商會,受到商會理事長丁志輝、監事長林漢州及多位管理層熱情招待,並就正版正貨、香港藥廠往內地購買原材料、香港中成藥打入內地市場等議題作出深入交流。
香港藥行商會理事長丁志輝(前中)、監事長林漢州(前右二),副理事長余振祥(後左三),副理事長譚永賢(後中),副會長吳珊珊(後右三),財務部主任林嘉熙(後右一),公關部主任張偉連(後左一),調查部主任梁衠泰(後左二),名譽顧問潘寶森(前右一),副監事長王嘉俊的代表謝靜兒(後右二),本報董事總經理戴杰(前左二),香港商報工商事業部主任張蓓(前左一)。
商會監事長林漢州表示,香港藥行商會是知識產權署「正版正貨承諾」計劃的發標貼機構之一,只有他們和「港九藥房總商會」是計劃中的醫藥界支持機構。他們一直很關注這個議題,例如近月發現在內地網購平台有很多商號以「香港大藥房」作招徠,又有保健品訛稱是香港百年品牌,這些不但影響了個別被影射的香港老品牌,也影響了香港整個醫藥業的商譽。
香港藥行商會理事長丁志輝(右)、監事長林漢州(右二),副理事長余振祥(中)先後發言。
林漢州表示,在內地要進入醫院或正規藥房的中藥必須製成飲片,而飲片必須經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MP)的廠房生產,但香港的中藥廠一般屬中小型,希望內地的飲片廠可以和香港藥廠合作,讓香港業界可以打入內地的正規醫療市場。
本報董事總經理戴杰今日(25日)率領報社相關人員拜訪香港藥行商會。
商會副理事長余振祥表示,香港的中小型藥廠若要直接向內地原材料商入貨,每一味藥須以1噸起計,因而要從香港藥材入口商購買,增加了成本,希望內地當局可以助力降低購買分量的門檻。
本報董事總經理戴杰今日(25日)率領報社相關人員拜訪香港藥行商會。
出席會議的商會管理層還有副理事長譚永賢,副會長吳珊珊,財務部主任林嘉熙,公關部主任張偉連,調查部主任梁衠泰,名譽顧問潘寶森,副監事長王嘉俊的代表謝靜兒。(記者:李銘欣 / 攝影:崔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