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打造黃河文化教育理念,搭建豫港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打造黃河文化教育理念,搭建豫港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責任編輯:靜文 2025-04-22 18:39:51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鄭工」)一直堅持傳承黃河文化,構建黃河文化「五融入」育人體系的教育理念。4月21日,香港地理學會、香港教育局聯合組織了36名香港中學地理教師,到鄭工參觀交流。為更好地促進豫港教育間的合作交流,鄭工邀請鄭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鄭州市教學資源保障中心等單位,在鄭州市各中學中先派地理教師21名,共同探討黃河文化如何滲透於地理教學中的教育思想與傳播方式,增進兩地教育之間的了解。

 「非常榮幸能與鄭州市多位經驗豐富、充滿熱忱的地理教師交流教學心得,並了解當地的教育規劃方向。」香港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地理教師梁芯瑜說,「研討中一位資深地理老師的話『地理不能紙上談兵,更要看地明理』讓我印象深刻,它點出了地理學的實踐意義——唯有親身觀察、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自然與人文的互動。今天的收穫不僅拓展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對未來的教學與學習有了新的啟發。」

 「這次交流活動讓我對香港中學地理教育、高校對黃河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育人模式有了近距離的深度了解。香港在國際地理研究與多元綜合評價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鄭州在國內地理研究與地理實踐課程開發,特別是黃河文化課程開發方面有着深厚的積澱,這為我們進一步合作提供了契機。期待兩地共同攜手,為推動我國地理基礎教育發展、講好黃河文化故事貢獻彼此的力量。」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地理教師秦龍洋說。

 鄭工黨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特別安排了傳媒學院副院長馮美做了《黃河文化的歷史演進與時代精神》報告,從黃河歷史講到鄭工以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為己任,打造黃河文化「五融入」育人體系,提升育人水平,為黃河文化傳承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香港教育局香港教育局課程(地理科)發展處主任胡淑婷,介紹了香港的地理教育,以及香港地理教育教學的國際化和多元綜合評價方式,打開了鄭州地理教師的視野。

 互動交流環節由鄭工學術副校長姜冬梅與鄭州市教學資源保障中心主任張冬磊共同主持。在鄭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徐榮新、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地理教研員趙麗霞分別介紹了鄭州市基礎教育與地理教育情況後,豫港地理教師圍繞黃河文化與地理教育跨學科、跨領域教育教學等話題進行了深度交流。

 香港培僑書院地理教師董靜涵第一個發言,她深有感觸地說:「黃河文化研討會讓我對母親河的生態保護與歷史脈絡有了更深理解。與鄭州教師的交流更是寶貴,兩地教學方法的碰撞讓我反思如何在地理課堂中更好融入國情教育。這次經歷拓寬了我的專業視野,期待未來有更深入的交流。」

 鄭州市惠濟區第一初級中學地理教師倪婷表示:「在這次與香港中學地理教師的黃河文化交流中,我深感兩地教育者對黃河文化的濃厚興趣和獨到見解。香港教師帶來的國際化視野讓我頗受啟發,尤其是他們的『議題探究』式地理課程,還有運用信息技術製作的實景地圖、有聲繪本等學習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鄭州教育同人對黃河地理細節的熟悉也讓我欽佩不已。」

 香港基督教四方福音會深培中學地理教師張煒鈉說:「儘管兩地課程設置不同,但核心理念高度一致,都重視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與實地考察能力,並致力於將地理知識與現實問題結合。這次交流讓我深刻體會到,無論在香港或鄭州,地理教育的終極目標都是引導學生認識世界、關懷環境。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合作機會,共同推動地理學科的創新教學。」

 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裴卿,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及政策研究學系兼任教授、香港地理學會委員張定安在總結髮言時表示,這次交流活動突破了學齡、學科、地域的限制,堅定了培養學生國家認同感的使命感,共同推動了兩地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會上,豫港教師交流參觀團參觀了鄭工的工程訓練中心、瓷器博物館和徐東華黃河澄泥雕塑工作室。

 在工程訓練中心主任鄔向偉的帶領下,實訓中心的駕駛模擬和學生設計的智慧家居引起了老師們的興趣,積極參與互動。在文化遺產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萬陸洋的帶領下,老師們參觀了瓷器博物館,所有人都為工藝大師們的精湛技藝所折服,在精美的作品前流連忘返。在特殊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陳潔的帶領下,老師們了解了特殊教育對社會的貢獻,特別是在徐東華黃河澄泥雕塑工作室,看到聾生沉浸於泥雕製作的場面,深深打動了每位參觀的老師。鄭工教師帶領聾啞學生對黃河文化所進行的浸潤式學習,也為兩地提供了可借鑑的好模式,特別是對香港的特殊教育有了新的啟發。

 「今天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見識到先進的機械手臂與國家工業科技的成熟發展,讓我深感震撼,也對中國製造的創新能力充滿敬佩。」梁芯瑜說。

 「身為香港的地理老師,這次造訪鄭工讓我受益匪淺。校園內先進的工業機器人設備展現了內地工程教育的蓬勃發展,而特殊教育學生的藝術創作更令我驚嘆,他們用色彩與創意傳遞着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張煒鈉說。

 「今日與香港的地理同人共赴研學之約,從鄭工金河校區的工程實踐、瓷器古韻中觸摸地理與人文的交融,在黃河文化報告裡深悟流域文明的地理密碼。交流時,我們圍繞『地理實踐力培養』『黃河文化與課程融合』等話題暢所欲言。短短半日,我感受到的不僅是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的同頻共振,更是以地為橋、以理會友的溫暖聯結。」鄭州市第47高級中學地理教師楊夢茹說。

 這次參訪與交流活動,以黃河文化為切入點,增進了豫港教師對同根同源中華文化的認同感,為豫港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一個平台,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們紛紛表示要再來鄭工交流學習。(通訊員 張紅梅 吳玉娟)

責任編輯:靜文 打造黃河文化教育理念,搭建豫港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