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擬向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香港商界人士紛紛批評稱,美國做法損人不利己,預期舉措會對港商造成一定影響,惟建議業界靜觀其變,不要自亂陣腳,見招拆招。
行政會議成員、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今日(19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談到,不少港商早幾年已轉移生產線至東南亞等其他市場,未來應進一步開拓其他市場,例如南美地區。他同時提醒港商不要貿然作出決定,在尋找避險出路時,或要重組供應鏈,此可能牽連資金鏈。
林健鋒指出,日前曾與兩名美國生意夥伴通話,美國商界同樣情況嚴峻,預料加徵關稅令生意銳減甚至中斷,部分商人短期內或面對資金鏈壓力,甚至結業,反觀香港,國家、港府去不同地方開拓新市場,如東盟、中東、南美等,相信很快會有成果。
盧金榮:美國做法損人不利己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在同一節目表示,美國做法損人不利己,中國製造的大型貨船全球佔比最多,最終會影響美國港口貨運量和貨物價格。
他談到,美國目前的單邊關稅對香港做其他國家的生意沒有影響,港商的應對策略應該是尋找多元市場。他透露稱,今年5月將帶團前往中東,當地除能源外,希望發展製造業等多元產業,是港商的機會。而去年香港製造銷往美國的銷售額約為60億左右,佔出入口不足1%,建議廠商考慮是否還要和美國做生意,是否可有其他選擇替代。
黃家和:經秘魯運貨是替代方案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稱,不少從亞洲特別是中國運往美國的貨品會再轉到南美,若徵收龐大稅款,最終也是「用者埋單」。
他又指出,美國徵收港口費,將影響貨品經美國轉口南美洲,替代方案是利用秘魯錢凱港運送貨品,今年首兩個月錢凱港已處理1.5萬個貨櫃,無需途徑美國,同時南美洲貨品可以透過錢凱港運送到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他談到,利用錢凱港比貨物途徑美國前往南美洲,可節省兩至三個星期時間,亦可避免貨物到美國後要拆細才能進入巴拿馬運河的額外成本,相信隨着國家與巴西協議興建鐵路,可進一步便利南美洲與中國貿易。(記者蘇尚)
(圖片來源:商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