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20日,第十四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第三屆中國預製菜產業博覽會(簡稱「三博會」)在東莞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盛大聯動。這場聚焦人工智能與農業新質生產力融合的盛會,是廣東省規格最高的農業展會,而深圳展團無疑是其中的焦點。以「科技賦能農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深圳攜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創新成果組成「科技天團」,全方位展現其硬核科技實力。
在生物育種領域,深圳的頂尖企業和機構發揮着關鍵作用。創世紀、豐德康等匯聚一堂,帶來50多項前沿育種成果。抗病高產水稻、酸甜可口的「深愛番茄」、耐鹽鹼的海水稻等,這些從實驗室走向田間的成果,用科技築牢「中國糧」的安全底線,為「中國飯碗」裝上「深圳芯片」。
智能裝備是深圳現代農業的又一亮點。大疆農業的無人機在空中精準施肥播種,其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已服務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000萬從業者。酷牛科技的採摘機器人能精準識別成熟果實,該公司研發的系列智能農業機器人及末端執行器,覆蓋農業生產各環節。深圳市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研發的無人運輸車穿梭田間,聚焦「兩融」難題,開發出眾多智能農機裝備。展會現場的裝備演示區,觀眾可以直觀感受「無人農場」的高效。
數字農業方面,前海粵十和豐農控股成績斐然。前海粵十的「數字冷鏈」可實時追蹤冷鏈全程,服務全球農產品冷鏈園區超5000萬噸,市場占有率達45%。豐農控股的「智慧農服」利用AI為農田「開處方」,業務覆蓋全國18個省份,服務土地面積達1.2億畝,國內外用戶眾多。數據成為農業生產的「新要素」,農產品實現「雲上溯源」。
深圳還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百千萬工程」。本來生活網累計購銷農產品覆蓋多地,購銷額超25億,展會現場通過直播助力幫扶地區農產品銷售。中農海稻致力於鹽鹼地綜合利用,計劃修復1億畝鹽鹼地,讓鹽鹼地變為「金土地」。
在食品安全上,深圳打造了高標準的標桿體系。南天閣海膽粽、愛莓莊藍莓等「深字號」精品備受關注。海膽粽傳承200多年工藝,入選多項名錄;愛莓莊藍莓種植標準嚴格,品質上乘。展會的「品鑑區」讓觀眾體驗到從田間到舌尖的安全與美味。
此次深圳在「三博會」的精彩亮相,不僅展示了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創新成果,也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深圳樣板」,推動着農業向科技化、現代化邁進。(記者 余麗齡)
頂圖:深圳將攜全產業鏈成果亮相「三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