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18日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工具正式設立至今剛滿半年,A股公司和大股東積極響應。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17日,約500家A股公司披露回購增持再貸款,貸款金額上限合計1020.6億元,相當於首期規模的三分之一。從目前來看,回購增持貸款的效果明顯。根據統計,今年以來A股公司披露的回購增持計劃金額上限逾1500億元,同比增長三成。
海南華鐵4月11日公告稱,公司收到工商銀行杭州解放路支行出具的《承諾函》,承諾提供不超過2.7億元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專項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36個月。此前公告顯示,公司董事、總經理胡丹鋒提議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2億元且不超過3億元(含),本次回購的股份擬在未來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根據統計,目前共有10家公司的回購增持貸款達到或超過10億元,排名居前的包括牧原股份、海爾智家、榮盛石化、海康威視、中國中鐵。
其中,貸款金額上限最高的是牧原股份,高達25億元。去年9月,牧原股份拋出股份回購方案,擬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30億元至40億元。去年10月,牧原股份宣布,中信銀行將為公司提供為期一年的回購貸款資金。今年3月,中信銀行將回購專項貸款總額調整為25億元,貸款期限調整為三年。
記者注意到,近日,多地金融監管部門紛紛表態持續推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增量擴面。如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證監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政策宣貫力度,引導轄內金融機構與上市公司充分對接;通過深入走訪上市公司,一對一宣講再貸款專項政策,了解相關企業困難訴求,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持續規範用好政策工具。
此外,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北京證監局等部門近日聯合召開北京市民營、國資上市企業座談會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銀企對接會,會議從優化業務辦理流程、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做好業務合規與風險管理、加強政策宣導等方面,對銀行提出相關要求。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回購貸」「增持貸」優勢頗多,既可以讓上市公司、股東通過較低成本獲得融資,同時也能向市場傳遞公司及股東對自身價值的認可,提振市場信心,預計未來貸款規模將持續增長,覆蓋範圍將不斷擴展。
去年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發布《關於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分別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